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他們為什么總是那么多牢騷?
userphoto

2022.07.17 黑龍江

關注

今天說說文藝作品。


01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宿舍聊過一個話題:為什么流行的情歌,要么就是追求階段,要么就是失戀階段,怎么就沒有唱幸福過日子的?

羅大佑的《戀曲1990》:失戀了。

趙傳的《我終于失去了你》:失戀了。
黃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難過》:失戀了。
劉德華的《忘情水》:失戀了。
張學友的《吻別》:失戀了。
…….

為啥情歌必失戀呢?很奇怪啊。為啥不能小兩口你恩我愛,逛街做飯,蜜里調油,怎么就不能譜寫成動人的戀曲呢?


我的想法是:音樂本身就不適合贊美幸福。它可以沉郁,可以悲傷,可以懷舊,可以迷惘,也可以激昂,但就是很難描述一種幸福得肝兒顫、覺得一切都好的狀態。贊美幸福的歌就是很難打動人。

例外當然也有,但確實極少。

早上起來,覺得艷陽高照。走到大街上,覺得哪兒哪兒都好。來到菜市場,看啥都便宜。回到家,看媳婦越來越水靈,看孩子越看越聰明。到單位,事兒事兒都熨帖,同事們溫馨得玫瑰花,老板體貼得像暖寶寶。再看工資單,高得不敢相信??纯纯蛻簦粋€個比金毛狗都乖??纯醋约旱腒PI,業績曲線直沖云霄,連電腦屏幕都得換42寸的才能顯示。


這樣的生活可能是有的。但是哪怕是音樂圣手,恐怕也很難把這樣的生活寫成動人的歌曲。

02


歌曲是這樣,文學也是如此。


隨手翻一個蘭登書屋評選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我就列舉頭幾名吧:


1,尤利西斯。格調頹廢。
2, 了不起的蓋茨比。格調傷感頹廢。
3, 青年藝術家的畫像。格調傷感頹廢,多有牢騷。
4, 洛麗塔。這個就不評論了,傷風敗俗。
5, 美麗新世界。格調悲觀頹廢,對未來憂心忡忡。
6, 喧囂與憤怒。格調黑暗壓抑。


為什么沒有一本心滿意足,充滿幸福感的小說入圍呢?為什么這些大腕小說家都是一幫子牢騷鬼呢?

就拿赫胥黎來說,他為什么不能寫一本幸福的《美麗新世界》呢?人民群眾建設美好地球,解決大氣污染,完成受控核聚變,消滅所有戰爭,飛出銀河系,走向外太空,遇到形形色色友善的外星人,大家一起在英仙座喊麥,在半人馬座跳廣場舞,這樣的故事為什么頂多算兒童文學,不能入選頂級的文學經典呢?

我覺得這個道理就跟歌曲差不多。

文藝作品的天性里,就隱藏著不爽的種子。這個和外部環境有點關系,但關系不大。不管一個社會是多么的進步,多么的繁榮,文藝作品最多沾染上一些樂觀情緒,但底色還是牢騷和反思。

它們總會覺得某些地方不對頭,總覺得生活中有些讓人失落之處。就像我以前講到過的《麥田里的守望者》,霍爾頓這個中產階級少年,養尊處優,吃喝不愁,一輩子都沒受過什么真正的委屈,也沒見過真正的窮人,他照樣會幽怨哀傷,牢騷滿腹。

這就是文學。

寫過小說的人應該都知道,好人就是比壞人難寫,幸福就是比不幸難寫。一群幸福的大好人湊在一起,作家寫起來就會便秘。

03


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

我覺得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跟人類進化出的本能有關。

幾百萬年來,人類都暴露在各種各樣的危險中。食物匱乏、猛獸、自然災害、疾病等等,總是會威脅到人類。一個對危險(哪怕是幻想出來的危險)沒有感知的群體是很難存活的。

比如兩個原始部落,一個充滿幸福感,覺得生活哪兒哪兒都好,每個人都感嘆自己怎么就這么幸福,托生到這個部落了。另一個部落則有諸多不滿,大家總覺得生活中有各種不如意的地方,洞穴角落里有垃圾了、火燒的不夠旺了、存儲的肉不夠新鮮了,他們都會大驚小怪的抱怨。

那么,長期看下來,后一個部落的存活概率要大大高于前一個部落。

對生物來說,對現狀不滿意才是進化的動力,而滿意則不是。這跟人們所處環境的絕對狀態沒有直接關系。

再有一個原因,則是跟文藝的特質有關。

文藝描述的人類的情感,越深刻的文藝作品,越會牽涉到人類精神里有深度的東西。憂愁、傷感、失落、迷惘、痛苦,都可以提供這種深度,而幸福偏偏不能。

幸福是一種狀態,是一個目標。打個比方,它就像《西游記》里的大雷音寺。唐僧他們向著大雷音寺進發,這段旅程才是有文學價值的,而終點則沒有多少文學價值。

文學為什么老盯著黑暗的東西,老盯著憂愁的東西呢?為什么它們不用同樣的關注度描寫光明,描寫幸福呢?

因為它們本性里就有這個傾向。

就像狄更斯為什么要寫《霧都孤兒》?

那個時候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英國國力得到極大提高,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歷史學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即便在工業革命初期,平均工資也是正增長)。要知道,工業革命可是人類歷史上的超級進步,能和它相比的只有一萬年前的農業革命,這么偉大的時代革命就發生在狄更斯眼皮子底下,他為什么只盯著一個孤兒呢?英國正常孩子多,還是孤兒多?奧利弗有什么代表性?“沉船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個道理他怎么就不懂呢?

原因也很簡單。狄更斯要是寫本《霧都樂娃》,那恐怕是流傳不下來的。

如果有人質問狄更斯:你對十九世紀英國的描寫全面、公平嗎?

那么他就會告訴你,全面公平評價一個時代,那是歷史學家的工作,不是文學家的工作。

文學家既然老是發牢騷,那我們怎么體驗人民的幸福感呢?很簡單,看奧卡姆老師的微博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群人魚貫地流過倫敦橋:6本書中的都市病
霧都孤兒
5分鐘讀狄更斯文學經典《霧都孤兒》,你的善良距離童年有多遠?
復古文藝的格調,也只有連衣裙能給你
文藝范十足格調生活
一根鐵絲就可以讓家里變的整潔有格調!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台县| 元朗区| 临安市| 牙克石市| 武鸣县| 弥渡县| 平武县| 福贡县| 丰都县| 门头沟区| 石城县| 绩溪县| 保山市| 砀山县| 南和县| 平湖市| 南溪县| 望奎县| 肥城市| 绿春县| 河津市| 织金县| 通城县| 兴隆县| 高邮市| 偃师市| 嵩明县| 石首市| 平昌县| 贵德县| 且末县| 台北市| 六盘水市| 桓仁| 新和县| 苗栗县| 海原县| 习水县| 富宁县| 宜宾县| 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