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初入門的跑友來說,跑步最重要的是保證自己不受傷病的困擾,其次才是維持適當的強度以保證自己的水平穩步提升。研究表明,在跑步的過程中,隨著速度的不同,人的腳會承擔自己體重3-5倍的沖擊力,因此不采用必要保護措施的跑友常常會有髕骨軟化癥一類問題的困擾。
所以,一雙緩震性良好的鞋對于所有跑友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力量達到較高水平的進階跑友可以無視這一點)。對于跑步愛好者來說,最好的運動品牌一定不是ADIDAS和NIKE兩家,而是所謂的“四大跑鞋”廠商。
下面的清單也就對四家口碑好的產品(注意不是所有產品)進行一個推薦,建議在進行閱讀之前先了解跑姿判斷的有關知識,這對鞋的選擇會有所幫助。此外,各個品牌各種跑姿每個等級的具體跑鞋型號,都基本可以從跑鞋矩陣中得到答案,跑鞋矩陣在跑步圣經論壇首發,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百度一下。
ASICS/亞瑟士 GEL-KAYANO 22 C554N 青少年男女同款跑鞋
ASICS/亞瑟士 GEL-KAYANO 22 T547N 男款跑鞋
ASICS/亞瑟士 GT-2000 3 LITE-SHOW T544N 男款跑鞋
ASICS/亞瑟士 GT-2000 3 T550N 女款跑鞋
NEW BALANCE/新百倫 M1080V5 男款跑鞋
Brooks/布魯克斯 BEAST 14 男款跑鞋
Saucony/圣康尼 Triumph ISO 女款跑鞋
ASICS家核心技術是GEL緩震技術,它的GEL可以保證5米高度落下的雞蛋不會摔碎。也正是基于這種神奇的緩震材料,ASICS家的跑鞋在四大品牌中一直名列前茅。我們在ASICS里推薦的是有“跑鞋之王”稱號的KAYANO。
KAYANO是由榧野以一種名為鹿角蟲的昆蟲為靈感設計的,ASICS在1993年推出了KAYANO系列的第一代產品“KAYANO TRAINER”,甫一上市便好評如潮,于是在第二年推出了升級款并保持了一年一升級的頻率。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KAYANO一直是ASICS跑鞋產品線中售價最高的產品,也是ASICS所有關于跑步科技的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間,ASICS更成為了其他跑鞋生產廠商的風向標(比如現在專業跑鞋廠商的穩定系跑鞋的雙密度底技術,其實是在KAYANO 3的時候被首次提出的;各大跑鞋廣泛采用的耐磨橡膠結構,其實肇始者是KAYANO 6),所以漸漸被帶上了“跑鞋之王”的桂冠。
雖然現在ASICS已經推出了KINSEI甚至是QUANTUM這種價格更高的產品,但KAYANO“跑鞋之王”的地位依然穩固。目前KAYANO系列的最新款是22代產品。
鞋面采用熱貼合材料以增加透氣性并減少重量。
大底部分是AHAR+超耐磨橡膠,以確保路跑時鞋的耐用性。
中橋結構也采用了重新設計的TPU構成Guidance Trusstic System,以確保更好地糾正跑姿、防止崴腳。
中底部分是FluidRide 2.0搭配GEL的傳統三明治結構,保證了它充分的緩震性能。
內底照例是Ortholite鞋墊,保證了排汗透氣性。
KAYANO 22的保護性足夠,但價格相對比較高,所以在購買之前可以思考這兩個問題:第一,10 km能否在1小時以內跑完?第二,預算是否充足?
如果第一個回答是肯定的第二個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可以考慮KAYANO的次一級產品GT2000。
如果兩個問題回答皆為肯定,那么為了充分保護,仍然可以購買KAYANO;如果第一個回答是否定的第二個回答是肯定的,最好購買KAYANO保護膝蓋和腳踝防止受傷;如果兩個問題回答皆為否定,還有個折衷的辦法,就是海淘KAYANO的上一代或者上兩代產品,這些鞋在保護性上不會差很多,但價格上會有較大的折扣,如果善用海淘就更好了。
如果說四大跑鞋品牌中在中國營銷做的最好的,一定非New Balance莫屬。而且由于有總統跑鞋990系列、20X0系列的光環加持,不少有購買力的高端人士都鐘情于它。但是如果從跑步的角度看,皮質的總統系列跑鞋無法與合成材料制作的1260/1080系列相比。由于剛才在ASICS里介紹了穩定系的KAYANO,這里就介紹緩震系的1080系列吧。
New Balance最令人稱道的是它豐富的鞋楦寬度(鞋楦又稱鞋撐,決定鞋的造型、式樣和合腳度、舒適度),從AA到6E皆有(此為鞋號及趾圍的代號,大部分跑鞋是從A到4E,其他運動鞋也只有D和2E),有資深跑友認為外星人或是腳趾纖維囊腫患者都可以在它家找到合適的鞋。
1080系列最新產品是1080V5。
它的鞋面也采用了熱貼合材料構成一體化鞋面;大底延續了1080系列的蜂巢狀橡膠結構,保證了在跑動過程中與地面的貼合性以提供足夠的摩擦力。
中底則是New Balance的看家本領N2 cushioning,也就是在制備緩震材料時,通過引入氮氣并調整成型參數來控制EVA類材料的孔隙率與平均孔徑,使它孔徑更為均一,在保證輕量的基礎上有著足夠的緩震效果。
總體而言,一般認為NB的跑鞋無法與同檔次的ASICS競爭,比如1080系列就被認為不如它們的競爭對手NIMBUS,但NB的折扣是ASICS無法相比的。經過打折后的1080經常能達到小于70美元的價位,而這基本上是NIMBUS的次級產品CUMULUS的價位了,這也保證了NB的競爭力。
想要購買NB的跑鞋,最推薦的辦法是本地實體店試穿之后海淘購買。相比另外三家跑鞋廠商,NB的實體店有數量級上的優勢,這也給我們買到合腳的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如果說能在專業技術上與ASICS一較高下的公司,似乎只有Brooks了,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款EVA跑鞋的生產者(即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現在幾乎所有運動鞋都廣泛用發泡EVA做緩震層)。此外,Brooks還擁有液體緩沖技術等大量專利,相比ASICS對GEL材料的非獨立發明,Brooks可謂是具有業界最強研發機構的跑鞋廠商。
Brooks目前最核心的技術是DNA緩震,該技術的前身是1989年發明的Hydro-Flow,后來的Brooks跑鞋中普遍使用了油包作為緩震材料,隨后由于油包耐久性存在問題,因此更換成了目前這種由疑似脹塑流體材料制作的緩震材料。由于剛才穩定系和緩震系都有所介紹,因此在這部分我們推薦的是Brooks的控制-穩定系旗艦跑鞋BEAST。
BEAST作為控制系-穩定系的唯一在產旗艦,可謂是超平足/超大體重跑友的福音。盡管受眾遠比穩定系和緩震系小,但Brooks卻未放棄此款鞋的推陳出新,目前BEAST已經推出第14代產品,不得不在此為Brooks的節操擊節贊嘆。
BEAST 14同樣采用了一體化鞋面,但該鞋在關鍵部位還是采用了縫合結構加以補強。
大底在跟隨歐美跑鞋廠商“grid”化潮流的同時,還是厚道地保留了強大的中橋結構,這種貫穿整個鞋中部的網狀中橋能夠有效地防止崴腳。
中底則是照例使用了全掌DNA,比單純使用EVA材料緩震性高出30%。
雙密度底部,為了保證內側結構的足夠支撐,還在內側也采用了TPU條。
對于大體重、平足且希望通過跑步來控制體重的入門跑友,BEAST幾乎是你唯一的選擇了。但還需要說明,Brooks公司除了BEAST以外,緩震系旗艦GLYCERIN、穩定系旗艦Trance都是能和ASICS的相應型號掰腕子的存在。只可惜Brooks公司一直沒能進入中國,因此購買似乎只有通過海淘一途了。
Saucony是四大跑鞋廠商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家。但相比前三家都有作為看家本領的緩震技術,Saucony在緩震技術方面似乎沒有什么特別拿得出手的,其緩震系旗艦也不過只是將兩種密度EVA貼合在一起使用罷了。但Saucony也有自己獨門秘籍,那就是Grid技術,此項技術把整個鞋底劃分成若干個相互獨立的區域,以保證其各自不受鄰近區域的影響(一種獨立彈簧床墊的即視感)。
我們要推薦的是Saucony的緩震旗艦Triumph(這怎么似乎又是個胸罩品牌……),之所以推薦此鞋是因為它適合穩定/緩震系大部分跑姿的需求,也就是說,只要你不是特別胖需要控制系跑鞋,那么可以跳過根據足型選擇型號這一步,直接買它就好。
Triumph目前在產產品是11和ISO,ISO更輕設計更新穎,所以售價也略貴些。
Triumph ISO全部采用熱貼合材料結合網面與支撐PU材料,在保證透氣性的基礎上使重量控制得非常好(在這需要著重說明的是Triumph的透氣性,它的透氣性在各種跑鞋中可以名列前茅,是夏天練習的首選鞋種)。
大底將grid的理念貫徹到底,把整個大底采用了13片橡膠,每片橡膠之間還有便于彎曲的凹槽,這使得在跑動過程中地面回饋和摩擦力都十分到位,同時也減輕了重量。
中底雖然沒有獨家突破性的緩震材料,但也比普通EVA避震能力有20%的提升。
內墊比較出乎意料的沒有使用風靡各大廠牌的Ortholite,不知是不是為了加強緩震性的考慮。
總體而言,Triumph是一款適合水平較高的入門跑友(聽著很矛盾吧?意思就是有跑步天賦,但喜歡只管跑,而懶得了解跑姿等問題的跑友)的旗艦產品,假如你10 km能跑進一小時甚至50分鐘,不妨購入此款產品作為日常訓練之用。
對于跑步活動來說,一雙優質跑鞋不可或缺,我們列舉的這四款產品難以涵蓋全面,但基本都是久經考驗的優秀產品,即使對于入門級跑友,我們也推薦使用高級跑鞋提高運動安全性、減少運動損傷。至于壓縮裝備、心率設備和其他不起眼但在跑步中有用的小玩意,我們在進階級裝備清單中給大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