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歷史的真相,挖掘過去的故事,聽聽老一輩講述腳下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
感受歷史傳達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觀察歷史,用心去聆聽來自過去的聲音,感受古人傳達的智慧,關注我,跟著我們一起去追尋先祖的腳步,挖掘出那些塵封在泥土中的歷史!
正文
“巾幗不讓須眉”,意思是說女子和男子一樣,也能有一番作為,也能取得偉大的成就。
在古代所有“巾幗”中,有一個女子經常被人提起,花木蘭。“代父從軍”,這是花木蘭身上最大的標簽,她也因此名垂千古。
從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描述來看,花木蘭代父從軍長達12年的時間,“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古代打仗都是男子的義務,作為女子極少需要上戰場的,可花木蘭是一個例外。
一個有趣的現象出現了,《木蘭辭》中明確記載,花木蘭從軍12年,戰友都不知道她是女兒身,花木蘭是怎么做到的?
關于花木蘭女扮男裝12年未被發現,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
網友A問:花木蘭女扮男裝,一定是假的。士兵們天天待在一起,怎么可能不會被發現?
網友B答:要是你是花木蘭的戰友,你發現了她是女兒身,你會說出去嗎?誰說誰是傻子!
上面看似是一個無厘頭的猜測,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專家們卻給出了自己的解答,他們從花木蘭從軍的兵種給出解答。
種種跡象表明,花木蘭從軍中,很可能是騎兵。《木蘭辭》中這樣描述,“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其次,花木蘭很可能是騎兵中的一名信使。這就給人一個猜測了,花木蘭從軍時的行動都是獨來獨往,以天為被,以地為床,以馬為伴。這樣的生活狀態,讓花木蘭降低了被人發現死女兒身的幾率。
除了從事的兵種讓花木蘭很好地隱藏自己外,花木蘭的民族也有利于她隱藏自己。有專家研究得出結論,“花木蘭是北方少數民族女人,基因的特點決定花木蘭虎背熊腰,進行裝扮后根本不輸男子。”
有專家表示,花木蘭本名穆蘭,“花”是后人加上的。“穆” 鮮卑人的姓,約出現在公元前412年的河南一帶。需要了解的是,“穆”姓雖不是一個大姓,可在對中國歷史有著重要推動作用。比如北魏時期,鮮卑穆姓的崛起,直接影響了后來的盛唐。
總之,無論花木蘭通過何種方式隱藏自己的女兒身。有一點是肯定的,女子也能橫刀立馬,也能上戰場去殺敵報國。
參考資料:《木蘭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