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中國航天報為你科普啦!
“七世同堂”的太陽系家族
知道太陽系家族有多少成員嗎?
目前已知的為1顆恒星、8顆行星、5顆矮行星、178顆天然衛星、3319顆彗星、670452顆小行星,可謂“七世同堂”。
家里有“礦”的星球
這個最土豪的星球,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
鉆石行星于2010年9月被發現,距地球約50光年,它的表面散布著密度極高的結晶碳(即鉆石)。鉆石行星的表面沒有水源,主要組成成分是碳(石墨和鉆石)、鐵、碳化硅以及未定的硅酸鹽。
可讓時間停止的黑洞
任何具有質量的物質都存在的一個臨界半徑特征值,它被稱為史瓦西半徑。
物體的實際半徑小于其史瓦西半徑的物體被稱為黑洞。太陽的史瓦西半徑為3公里。因此,將太陽體積縮小為直徑6公里時,太陽將成為一個黑洞。
黑洞是“星際之門”,進入黑洞就是進入另外一個時空的宇宙。如果你能夠跑進黑洞里觀察物體,那么你會發現,你做任何事情都無法完成,因為時間是相對停止的。
就好比如,你想找一個面包吃,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不只是面包的形狀永遠都進不了你的眼睛,你去拿面包吃的路途也會變得無限長,好像時間靜止了一樣。那是因為光速及任何物體的移動速度,都趕不上空間扭曲的速度。
八分鐘以前的陽光
悄悄告訴大家,你們現在所沐浴的陽光,其實是太陽8分鐘以前發出的光。
沒想到吧!那是因為地球和太陽相距實在太遙遠,大約有1.5億公里,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約為30 萬公里/秒,因此太陽光從太陽到地球的時間至少需要8分多鐘。
會游泳的星球
土星壯麗而奇特的環狀結構讓其榮獲“太陽系的寶石”之美譽,但你有沒有感覺它更像是一個游泳圈。
對于這顆太陽系的“明星”——土星來說,它是不需要游泳圈就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那是因為土星的平均密度只有0.7克/立方厘米,比水的密度1克/立方厘米還要小,放在水里浮起來是妥妥的。不過前提是,你得先找到足夠大的水域讓它去“游泳”。
地月之間可塞下七大行星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天體,兩者的平均距離約為38.4萬公里。這個數字在天文學的世界里實在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巧妙的是在這個渺小的距離里,卻能夠塞下太陽系中的其他七大行星(合成圖片中地月之間從左到右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比宇宙還要年長的恒星
HD 140283星又被稱為瑪土撒拉星,它位于天秤座附近,距離地球大約190光年。
天文學家發現,瑪土撒拉星的年齡已超過144.6億歲,是我們知道的宇宙大爆炸以來最年長的一顆星球,這比最新測定的宇宙年齡(138.17多億歲)還要大。
不會消失的腳印
早在上個世紀,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一小步時,他可能不會知道他的那個腳印很可能會一直在那,不會被覆蓋。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層,因此就不會有風或者水將月球表面的印記沖刷掉。
一天比一年還長的星球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地球自轉1圈大約要24個小時,即1天;繞太陽公轉1圈大約365天,即1年。而金星卻不同,它圍繞太陽公轉1圈約225天,而自轉1圈卻大約需要243天。這就意味著金星的一天要比一年還要長18天。不僅如此,金星在太陽系里還是一個繞著太陽逆轉的行星。
月球會離我們而去嗎?
月球確實在遠離地球,不過不用擔心,月球只是以3.8厘米/年的速度在遠離,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地月之間周期性的潮汐作用而產生的。由于月球對地球有引力,導致地球上的海水被月球吸引使得海水在垂直方向有一個漲落的現象,這種現象會損耗地球自轉能量,導致地球自轉的速度降低。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必然導致月球相對于地球的勢能增加,所以地月距離就會增加,月球就遠離地球了。
一茶匙中子星的重量是60億噸
中子星的密度為10~11公斤/立方厘米,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竟為10億噸之巨。中子星的密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一茶勺中子星就有60億噸,這比一整座珠穆朗瑪峰還要重。
太空中沒有人會聽得到你的慘叫
是不是很奇怪呢?這件事情完全是真的,聲波無法在真空狀態中傳播,所以不會有人聽見你的慘叫。不過,假如你在太空中穿著航天服,一位朋友同樣穿著航天服,然后你發現你的通訊器失靈,那該怎么辦呢?其實還有另外一種通訊的方法,就是將彼此的頭盔碰在一起,當頭盔接觸了就提供了聲音傳送的媒介,你便可以在不用任何通訊器的情況下和對方通訊了。
奔向自由去流浪的恒星
HE 0437-5439恒星位于銀河系邊緣區域,高高凌駕于銀道面(銀河系平面)之上,距離銀心大約20萬光年。這個恒星在太空中以250萬公里的速度疾馳,這相當于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速度的3倍以上。
正在“吃飯”的銀河系
我們的銀河系和人馬座矮星系億萬年來一直上演著“合體大戲”,后者正在被前者“吃掉”。人馬座矮星系在引力的作用下,就像拉面一樣,被撕裂吞并。
飽餐一頓之后,銀河系也將迎來它的噩夢——比它大1倍的仙女座星系在10億年內可能會和其碰撞,那可能是銀河系的噩夢。
文/孫光
編輯/張曉帆
監制/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