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2013年開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致青春》的大獲成功,使得每年暑期檔都刮起了青春風。回顧這幾年,青春片年年有,今年也特別多。從7月開始便開始輪番上映,已對國產青春片無感的觀眾們已然對“青春題材”的電影提不起興致了,然而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扣兒小姐還是去看了多部青春片,結果被一部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錯過的片子《閃光少女》驚艷到了。
是的,青春片年年有,如何能夠脫穎而出,是一件比較費心的事。如何正確的講述一個關于青春的故事,很重要。《閃光少女》的由編劇鮑鯨鯨創作的關于神經少女陳驚(徐璐飾)和他的男閨蜜油渣(彭昱暢 飾)聯手學校里的神秘502宿舍成員們組成了一個2.5次元民樂樂團,挑戰權威,挑戰在學校里非常吃香的西洋樂,破除成見,上演了一幕幕又燃又勵志的青春故事。鮑鯨鯨是電影《失戀33天》的編劇,曾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閃光少女》跟《失戀33天》一樣也是女性視角敘事,當然了,這一次不是悲傷的事,而是關于少女陳驚如何變成站在舞臺上的閃光的人。
看過一些關于鮑鯨鯨的資料,對她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所以在看電影《閃光少女》的時候,會覺得少女陳驚身上會有鮑鯨鯨的影子,一個看似奇葩的不合群的卻有很多內心戲,并且有才華又能付諸于實踐的小女生。大學畢業后只上過一個月班的鮑鯨鯨和在學校里被同學們認為是“神經”的少女陳驚有著相似的不太合群的樣子,好在電影中的陳驚有一個男閨蜜,愿意守護在她的身邊,這使得整個電影看下來都是很暖心的,陳驚一直都是陳驚,男閨蜜一直都是男閨蜜,直到影片的最后,才看到一些類似愛情的東西,但是基本上沒有任何狗血廢話的劇情,也沒有灑雞湯,類似愛情的東西也都不是重點,這些《閃光少女》都做得很好,畢竟是青春片,側重點始終都是與青春有關的激情和夢想,這一點這部影片把控的很到位。
我是在一個下著瓢潑大雨的晚上去提前看的這部電影的點映場,夏天的暴雨加上影院里的空調,不免讓人覺得有絲絲涼意,然而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卻第一時間想到了此前看完《爆裂鼓手》時候的感受,那種熱血沸騰,那種主人公實現夢想之后帶來的沖擊,那些阻擋不住的內心中的燃燃烈火似乎要把整個人燃燒了,是啊,這的確是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好片子,不僅僅是因為電影中傳遞的正確的價值觀、正能量等等,而是完全因為這是一部走心的小人物傳記,把一個青春少女在青春時發生的故事給演活了,不僅僅是陳驚,也包括502宿舍的幾個神秘少女,話少的,二次元的,無論哪個青春少女,其實內心都有著強大的力量,一旦內心的小宇宙被開啟,那便是剎不住的。
《閃光少女》的故事驗證了一種青春片正確的打開方式,可以跟愛情有關,也可以有浪漫的螢火蟲,但是一定不能忘了初心,青春的初心都應該是年輕人奮斗的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