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尤其是經常咳嗽的患者,會影響她的工作和生活休息。眾所周知,中藥副作用小,止咳化痰的藥很多。其中,有枇杷葉、川貝、甘草、百合、苦杏仁、麥冬、百部等。都有滋陰潤肺、祛痰止咳的功效。下面詳細介紹一下。
七種止咳化痰中藥
1.枇杷葉
枇杷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用枇杷葉的開水飲用,可以有效緩解肺熱咳嗽的癥狀,所以枇杷葉可以治療咳嗽。由于枇杷葉中含有杏仁苷,在煮沸時有止咳作用,如氫氰酸,可以發揮作用,也可以加入適量的蜂蜜,或者冰糖和雪梨代替茶,一般對緩解咳嗽或咽喉不適有效。對于長期咳嗽咳痰的人和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喝茶,取枇杷葉開水。
2.川貝
川貝味甘微寒,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肺熱咳嗽、痰黃咳嗽、痰核瘰疬。此外,川貝性甘,有潤肺功能,可用于肺燥、陰虛、咳嗽。川貝由于價格比較貴,如果用湯熬制,不僅浪費藥材,還會削弱效果。所以建議磨成面用沖的方式服用,或者用煮湯液沖的方式服用。治肺熱咳嗽,可與雙皮、黃芩同用。
3、甘草
甘草為中藥,具有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具有明顯的抗炎、抗過敏作用。能延長上皮細胞的壽命,對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肺炎等引起咳嗽、痰多、痰粘、難以咳出的患者有很好的效果。
4.苦杏仁
杏仁苷是苦杏仁特有的成分,有很大的功效,尤其是止咳化痰。杏仁苷對咳嗽、哮喘、胸悶、痰多有很好的鎮靜平喘、潤肺化痰作用,但仍有微毒,不宜多吃。使用時應咨詢專業醫生。
5.麥冬
麥冬是一種很好的滋陰中藥,可以治療內熱引起的疾病,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除煩養心,對干咳和肺陰虛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通常麥冬可以直接用水浸泡,可以止咳化痰。
6.知母
知母滋陰降噪,生津瀉火,對發熱有很好的療效。因此,一般來說,對于肺熱咳嗽、陰虛咳嗽、痰多、痰粘等癥狀,知母能起到很好的降火化痰作用。
7.百部
百部屬肺經,味淡,對咳嗽有完美的效果。無論是新咳嗽、肺結核引起的久咳還是百日咳,百部都能起到很好的潤肺止咳作用。其特有的生物堿不僅能止咳平喘,還能殺蟲抑菌,因此具有祛痰消炎的作用。
1.由于肺熱,咳嗽痰多
肺熱咳嗽痰多為風熱邪毒入肺所致,或風寒轉熱,肺被熱毒灼傷,導致肺熱郁結,是以咳嗽為主的癥狀,常發生于肺熱感冒后,無感冒癥狀。肺熱咳嗽的主要癥狀之一是反復咳嗽,常伴有惡寒發熱、咳嗽胸痛,初期痰少而粘,后期呼吸困難,口干咽干,舌苔薄黃,痰多,部分伴有胸肋疼痛、氣短乏力、自汗盜汗、低熱或潮熱、面色蒼白、消瘦等癥狀。
2.支氣管炎和肺炎痰多
兒童支氣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感和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并發癥,也可能由細菌感染引起。是兒童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氣管炎,初期干咳,痰量逐漸增多,逐漸變成粘液膿痰。如果治療不徹底,很容易轉為慢性支氣管炎,主要病因是持續咳嗽,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其是夜間。痰量多多少少,咳嗽比較快。緩解期可以用一些中藥制劑止咳平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癥狀。
3、肺燥、咳嗽、咳痰
燥邪傷肺致咳嗽。其癥狀為咳嗽、痰少、喉嚨嘶啞、煩渴、便秘和皮膚干燥。主要臨床表現為反復咳嗽、咳嗽帶黃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體熱或伴有喘息等。舌紅,苔薄黃或黃膩,液體少。治療宜清燥潤肺,宜用清燥救肺湯。
本文介紹了七種止咳化痰的中藥,并介紹了常見的咳痰原因。咳嗽是一種從體內排除毒液的保護性反射作用,所以咳嗽是許多疾病的非特異性癥狀。如果咳嗽持續時間較長,咳嗽有嚴重痰,應考慮必要的醫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