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中年人,最容易碰到中年危機。中年危機是啥呢?當然就是事業上的失業危機。
因為各種原因,中年失業后長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熟悉的行業逐漸消失,擅長的崗位已經迭代,原來的工資沒企業愿意給,最后在親友的幫助下勉強就業,還跨行了,工資不到之前最高水平的一半,入職后平級同事大多是小姑娘小伙子,自己比部門領導都大十歲,等等,這就是中年危機后的寫照。
不過,對于我們具體某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來說,想固守一個行業中一家單位的某一個崗位從一而終,這是不大現實的。基本可以肯定,在你退休的時候,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是實足年齡65歲,虛歲67歲。
所以,即使你25周歲才畢業出來工作,你也有長達40年的職業生涯。用你40年的職業壽命,去對應短得多的行業壽命、企業平均壽命、更短的職位壽命,結果就是你一輩子應該換好幾個行業、企業和崗位,雖然職業道路前面十幾年不斷上升,但到了40歲前后,一旦中年失業,這可就走下坡路了。
趨勢也是很明顯的,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科技也日新月異,行業、企業、崗位的淘汰和更新的速度還會繼續加快。所以導致,40歲的人在他們上大學時所學的知識,已經落伍了。
現在四十多歲失業了,很難快速就業,有不少反而是折騰,去創業去了,而且,大多數創業并不是開個高科技公司,而是跟其他40多歲的同齡人競爭去了,開個小店做點小買賣。
做了這種生意之后,突然會發現競爭對手或者隔壁“友商”,居然是自己的小學同學。這種以體力、實干和行業經驗為主的生意,實際上并不看學歷。
另外,1995年的中專生很搶手,2000年的大專生很容易就業,2005年的本科生就業率好過研究生,但是,2010年的碩士生已經滿大街都是了,2015年職場上更搶手的則是憑空增加的MBA,可以預見的就是,2020年博士將更受歡迎。以上不斷是時代的趨勢和要求,也是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規律。你40多歲,拿著20年前流行的學歷,體力精力不夠,你說你當初的學歷還有用不?
40歲的人年輕時,大專和本科確實搶手;但20年后的現在,他們應該能理解,更高學歷的研究生和知名學府的碩士,更是潮流,有些人后知后覺,直到中年失業后才發現了自身的疏忽。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40歲的本科生,沒了用武之地,感覺學歷沒用了!
那么,解決之道在哪呢?很簡單,從30歲開始,1)去增加學歷,2)拓展新行業的經驗,3)學習新崗位的技能,4)開發適合自己的副業,這四者,才是40歲的本科生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的解決之道。提醒下,四者要同時運用;另外,你別以為你現在工作好好的就沒問題;古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