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
我國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為“后海派”中的代表。吳昌碩的藝術貴于創造,他以書法入畫,藝術上別辟蹊徑,齊白石曾詩道:“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指徐渭、朱耷和吳昌碩)門下轉輪來。”
吳昌碩中國清末民初的篆刻家,亦工書法、繪畫。他的本名是“吳俊”或“吳俊卿”、昌碩是他的字號,他也使用過字號“昌石”、另有別號為“缶盧”、“苦鐵”、“大龍”等,晚年在70歲之后,稱自己為“吳字”。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他以書法入畫,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章法融入繪畫,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以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敦厚老辣、氣勢雄強。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作為海派后期的大師級人物,吳昌碩是我國近現代書畫藝術上的關鍵人物,他承前啟后,不愧為一代宗師。他的藝術影響了后來的許多畫家,眾多現代繪畫大師或出自其門下,或受其藝術影響。如近代“海派”諸家、“北京畫派”的陳師曾、齊白石等,還有像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等也無不受到吳昌碩的影響。那么,吳昌碩繪畫藝術的魅力究竟何在呢?帶著這一問題,中國文物網于近日采訪了著名中青年書畫家、書畫評論家張俊東先生,他向我們闡釋了吳昌碩繪畫藝術的四大特色。
吳昌碩書法作品《石鼓文四屏條》
一、金石氣息
吳昌碩繪畫藝術的第一大特色是有金石氣息。所謂金石氣息,指的就是鐘鼎上所鑄的金文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所具有的味道。人們常說誰誰的畫作有金石氣息,其實這種評論標準都是從吳昌碩的繪畫風格出現以后才有的。比如,人們在談到徐青藤、八大山人時,就從來沒有聽說過評價他們的畫作有金石氣息。
在張俊東看來,吳昌碩畫作之所以能夠具有金石氣息,和他一生都在寫石鼓文有很大的關系。中國畫講究筆墨,筆墨的表達是需要憑借一定的書法功底來實現的。吳昌碩將臨寫石鼓文中所得來的筆法和“篆籀”意韻用到自己的畫作里,從而在畫作中表現出了濃厚的金石氣息。而這也開創了一個中國繪畫藝術的新標準。那就是要想成為中國畫大師就一定要過書法關。如果過不了書法關,也很難在中國繪畫藝術上真正成為大師級人物。
吳昌碩書畫作品《花卉四條屏》
二、筆力雄渾
吳昌碩繪畫藝術的第二大特色是筆力雄渾。所謂筆力雄渾,指的就是其畫作中的筆觸樸拙、蒼茫、老辣,極具渾圓、雄強的力量感。人們常說吳昌碩繪畫的氣息很厚、很重,按照書畫圈兒里人的說法就是“筆頭子”很大。所謂“筆頭子”很大,并不是說他用的毛筆很大,而指他筆下的氣息非常渾厚,一筆下去,渾金璞玉,力透紙背,又意蘊豐富、氣象萬千。
許多人覺得吳昌碩繪畫以花鳥聞名,認為他很少畫山水,人物畫的就更少。張俊東認為事實并非如此。吳昌碩的粗筆山水也很高級。落筆豪放渾厚,別具風格,開創了中國山水畫史的審美新格局。張俊東之前曾經看過吳昌碩在71歲時畫的一張山水畫,有點兒焦墨的感覺。在畫其中的一座山時,那種燥中帶潤,潤中帶燥的筆道,讓人佩服得地五體投地。那種攜風帶雨的力量感,那種大氣磅礴的氣勢,別說當代人,不知道得多少年以后才有人能夠望其項背。
三、設色濃麗
吳昌碩繪畫藝術的第三大特色是設色濃麗。過去人們總是說中國畫不能搞那么多顏色,用太多顏色容易俗氣。不過,張俊東卻指出,吳昌碩繪畫的用墨就特別濃,設色也特別大膽,特別鮮艷和濃麗。比如,吳昌碩畫過很多牡丹,很多都是大紅大紫的,但是卻不會讓人覺得俗氣,而且非常有文人的那種風骨。所以張俊東認為,中國畫設色的關鍵不在多少,而在誰來用以及怎么去用。
在上個世紀之初的時候,西方現代美術思潮對當時的中國畫家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而在這一時期,吳昌碩在繪畫創作中也同樣受其影響。據張俊東介紹,吳昌碩十分強調畫作的視覺沖擊力,也就是后來人們在評價齊白石畫作時所總結出來的“紅花墨葉派”風格,其實最早的開創者應該是吳昌碩。是吳昌碩首先在畫作中使用特別濃的墨和鮮艷亮麗的紅色,加強黑和紅的對比關系,以增強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在這一點上,齊白石是學習吳昌碩的。只不過是齊白石在老年把這一“紅花墨葉”的路數完善、提純了。而齊白石也對吳昌碩崇拜之至,齊白石曾經在一首詩中寫道“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其中的“老缶”指的就是吳昌碩,可見齊白石非常崇拜吳昌碩,并且認為自己繪畫風格的形成,以及“衰年變法”的成功,都和吳昌碩有著直接的聯系。
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都認為吳昌碩和齊白石的繪畫路子是一樣的,都是以書法入畫,都講究金石氣息,設色也都比較濃麗。不過,張俊東卻表示,其實二者還是有所區別的,比如,齊白石在用色的時候,采用的是“單色法”,也就是直接用足夠厚重的顏色一筆畫成。而吳昌碩采用的則是“復色法”,就是一筆下去之后,如果覺得顏色還不夠厚重,那就再添上去一筆。當然不同的人喜歡和判斷的標準可能會不太一樣,兩人孰優孰劣也不好輕易做出評判。
四、富于變化
吳昌碩繪畫藝術的第四大特色是筆法和墨法富于變化。這里邊又體現在幾個方面。張俊東舉例介紹說,比如吳昌碩在畫菊花時,可以將一朵菊花無論是正面的,側面的,靜態的,動態的,都能畫得非常豐富。
再比如,吳昌碩非常善于畫石頭,在他尺幅稍大的花鳥畫里幾乎都畫有石頭。他在畫石頭的時候,有的是采用中鋒行筆,有的是采用那種拖泥帶水的皴法,有的是采用側峰橫掃,可謂變化多端。而提到畫石頭,張俊東進一步補充到,吳昌碩之所以會在他的花鳥畫里畫那么多的石頭,還是源自他是以書法入畫的,他的整體風格是雄強的。如果光是畫花鳥的話可能尚不足以表達雄強的風格,所以通過畫這些石頭便可以進一步強調出他所追求的這種風格。
此外,張俊東還表示,雖說吳昌碩以花鳥畫聞名,但如果去詳查資料的話,會發現他只臨過八大山人的幾張單獨的鳥。在其他的花鳥畫里,很少見到吳昌碩畫鳥,這也可以算是他的一個特點,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