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杠甩桿 交往必斷
袁燕群
在田徑運動場上,撐桿跳高運動員助跑后,借助于撐桿的彈力使自己騰空而起,然后瞬間即甩開撐桿,縱身躍過橫桿。
在人際交往場上,有的人也學會了這種“過杠甩桿”的做法:有的攀附“大樹”趨炎附勢,投其所好,一旦“大樹”傾倒,則避恐不及,甚至投石下井;有的堅持“有用”標準,誰“有用”就結識誰,稱兄道弟,一旦“無用”,則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也有的“位卑”時謙虛謹慎,誠惶誠恐,一旦“發達”,則趾高氣揚,頤指氣使,前后判若兩人……
“過杠甩桿”式人際交往的實質是功利性交往。“利則相攘,患則相傾”,是世態之所以“炎涼”、人情之所以“冷暖”的惡因。人與人之間相處應當摒棄功利,堅守真誠。搞功利性交往的人,往往動機不純,致力于以“我”為“圓心”,以“利”為“半徑”,編織制自己人際交往的“軌跡”。這種功利性交往,也許能夠一時得利,一時陶醉,但長此以往,便會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試想,人世間哪還有比失去朋友和真誠更可悲的呢?
“過杠甩桿”,過了的是名譽和利益,甩掉的是人情和友誼,結果總是得不償失的。因此,人際交往應以純樸和真誠為懷。特別是身在物欲橫流社會里的人們,所受誘惑多多,能夠做到臨利不變,堅守正義,始終撐住做人的準則,就顯得尤其可貴。君子之交,當淡如水、明如鏡。人與人之間相處要擺脫勢利,注重心靈的默契和交融。與人交往,無論對方是有權或無權、有勢或無勢、得勢或失勢、有利可圖或無利可圖,都應一如既往,做到任憑風浪起,穩住真誠心。“順”時同喜,“逆”時相助,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相互間就會增一分信任,添一分愜意。真誠的交往,如同一瓶美酒,越陳越濃,愈純愈香。
2005·8·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