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預防「老倒勼」 年輕須養足骨本
本文摘自倪海廈漢唐中醫館論文醫案內部查詢軟件V2021版
Gujizhai.net
身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后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二十至三十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后骨質逐漸減少,女性在停經后,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加快,如果骨質流失過多,使得原本致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松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松癥」。另外,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多見于70歲以上的老人。
骨質疏松癥的影響有哪些?天主教圣功醫院骨科涂振興醫師指出,骨頭因疏松而變薄、變脆弱、容易造成骨折,特別是前臂骨、股骨及脊椎骨。骨質疏松癥最明顯的癥狀,就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它會引起背部酸痛,身高變矮,及駝背現象,常見的「老倒勼」即是指這種現象。
涂振興醫師表示,骨質一旦流失就很難再完全恢復,預防骨質疏松宜趁早養足骨本,有效方法包括增加鈣質攝取。鈣質是人體骨頭最主要的成份,30歲以前是骨骼的成長期,骨質逐漸增加而達高峰,在此期間,如果能攝取足夠的鈣質,即可建立較致密的骨質。中年以后骨質每年約減少0.3%~0.5%,停經后婦女流失速度更快,為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每日應攝取足夠的鈣,足見鈣質的重要性。
要有效預防骨松,涂醫師提出以下觀念:
一、認識鈣質的來源
(1)牛奶及乳制品:牛奶富含鈣質,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對骨骼保健非常重要,其它乳類食品如奶酪、酸奶酪等,也都富含鈣質,除一般牛奶外,個人可依其體質選用下列牛奶替代:
?低脂或脫脂牛奶,可供必須低脂肪攝取者飲用。
?低乳糖牛奶,可供乳糖不耐癥者飲用(于喝牛奶后會產生腹漲、腹瀉的人)。
?發酵乳,牛奶經過發酵后,將部份乳糖分解為乳酸,而改變口味,可供乳糖不耐癥者或是不喜歡牛奶口味之人飲用。
(2)其它含鈣量高的食物
?小魚(連骨進食)、魚干、蝦類、蛤及牡蠣等。另外熬骨頭湯時,加醋可易于骨中鈣質溶出。
?豆類、豆制品及深色蔬菜等,唯其鈣質較不易被吸收。
?鈣片,鈣質最好是由食物中獲得,若實在無法由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可服用鈣片補充,但是須注意一次服用不要超過500~600毫克,每日不要超過1500毫克。
在攝取鈣食品時,涂振興醫師提醒,若同時服用維他命D,或喝少量牛奶,能有利于鈣質的吸收。若服用鈣片引起脹氣、便秘時,可在服用前多喝水或于進食時服用。此外,服用其它藥物的1~2小時內,不可服用鈣片。
二、鈣質補充,藥物治療的方式有:
雙磷鹽(Biphosphonate):它的作用主要在抑制骨質的再吸收,以往第一代雙磷鹽在連續使用會有造成骨質硬化的副作用,所以用3個月要休息一個月,在第二代(Alendroneate-福善美)已去除此一缺點,并且臨床測驗證實在使用半年到一年時間內,可有效提高BMD,而且降低骨折率達40~50%,但它也有一樣討厭的副作用,就是造成食道灼傷,所以涂醫師提醒,使用上須注意事項:
(1)早上起床空腹使用
(2)搭配大量的水(約250C.C.以上的開水)
(3)服用后半小時不能平躺,以免胃酸逆流灼傷食道
值得注意的是注射型的雙磷酸鹽藥物目前已經上市,健?;颊咦?/span>97年8月1日起便可使用,目前的研究報告指出除了擁有第二代對骨質改善及骨折預防的效果之外,還可避免食道灼傷的副作用,日后使用上應該會更方便。
三、適當的運動
運動方面,適度的戶外運動是必要的,涂振興醫師表示,因陽光能使身體產生維生素,維生素D可以加強腸胃對鈣的吸收,持續而且適量運動,可以防止骨質疏松、幫助睡眠、維持活力,選擇適合自己運動(如:游泳、太極拳、外丹功…等),避免需要碰撞或快速移位的運動,以免摔倒。最好參加運動團體,一方面較能持之以為恒,同時也能拓展人際關系。有些負重運動(如:慢跑、騎單車、步行、提重等)能增加骨質,但患有關節炎者,應避免負重運動。
四、預防跌倒
若經診斷確診為罹患骨質疏松癥的人,最重要的是要「預防跌倒」,以免發生骨折。預防跌倒的方法,首先須改善居家環境,包括浴室、廚房、廁所及樓梯是較容易跌倒的地方,應有充足的照明,保持地面干燥或鋪設防滑墊、加裝扶手。其次,就是前項所提到,要維持適當的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增進肌力及關節柔軟性并改善身體的協調能力,而減少跌倒的機會。
《預防骨質疏松癥小辭典》
■每日鈣質攝取量建議:(1)成年人:600毫克。(2)哺乳或懷孕后期婦女:1100毫克。(3)男性青少年:800毫克。女性青少年:700毫克。
■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子可分為以下兩類。
(A) 不可控制因素:女性、年齡超過七十歲、已達更年期或停經、家庭成員有人患骨質疏松癥、身材和體格特別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