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在三十歲時面對耳鳴耳聾的癥狀時開出了通氣散這張方子,僅僅三味藥,既對癥,又見效快,可以說確有奇效,治療了很多多年不愈的頑固性耳聾。
[紅書R][紅書R]
??我們來看看《醫林改錯》書中是如何論述的。
??王清任在治耳聾年久中寫道:“耳孔內小管通腦,管外有瘀血,靠擠管閉,故耳聾。晚報此方,早服通氣散,一日兩付,三、二十年耳聾可愈。”
??他談道,耳孔里有一個小管道是連通大腦的,如果這個小管外面有瘀血,擠壓小管,使得小管關閉,便會出現耳聾的癥狀。
??他甚至這樣傳神地講這個方子之神奇,晚上他說了這個方子,第二天早上患者服用通氣散,一天吃兩付藥,二三十年的耳聾都可以痊愈。
??組成:柴胡、香附各30克,川芎15克,共研為末。
??用法:每用9克,開水沖服,早晚各一次。
??通氣散的組成非常簡單,僅僅用了柴胡,香附,川芎三味藥,但配伍很是巧妙。
[一R]柴胡善于調暢肝氣,功能疏肝解郁理氣;
[二R]香附辛香行散,主入肝經,善理肝氣之郁結并止痛,為疏肝解郁之要藥;
[三R]川芎,被稱為“血中氣藥”,辛香行散,溫通血脈,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氣通滯。
[黃色心形R]乍一看去,明明是由于瘀血導致的耳鳴耳聾,那為什么活血化瘀的藥并沒有大量使用呢?
[向右R]中醫上又講一句話,治血先治氣,氣行則血行。
??氣為血之帥,即氣可以生血,行血,統攝血液,血液的運行依賴于氣的推動,所以要治療氣滯血瘀,可先從理氣入手。
??柴胡與香附理氣疏肝,而川芎又行氣又活血,三味藥組成了通氣散,清理了堵塞耳竅的瘀血,使得氣血通暢,頑固性的耳鳴耳聾得以治愈。
[向右R]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問題,可以留言@中醫張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