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1月,迅速從戰斗升格為戰役的上甘嶺,美一八七空降團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對597.9高地實施了一天強攻,不但一寸土地未得,卻損失1500多人。范佛里特實指望他的空降兵能創造奇跡,以其超強的突擊力一舉攻下597.9高地,爾后直取五圣山扭轉敗局,沒想到鐵錘遇鋼錠,志愿軍九十一團比他還硬,不但仗打的奇巧,而且個個不要命,遠用炮轟搶打,近則手榴彈爆破筒炸,被沖上來一堆圍上,就拉響手雷和你同歸于盡,這可能是美國兵頭一回領教什么是膽戰心驚。
因一八七團進攻失利,范佛里特和美九軍軍長詹金斯來到一八七團前線指揮部,給一八七空降團打氣。美一八七空降團團長向范佛里特報告道:“自參加二戰以來從未曾遇到過這么頑強的部隊,個個不要命。”范佛里特道:“你怕了?不,總司令,一八七團是美軍的驕傲!明天就拿下三角形山。”
志愿軍指揮員和步話機員
范佛里特道:“你的功勛將在三角形山確立。”
當夜,志愿軍十二軍九十一團團長李長生上了上甘嶺陣地,發現高地上有著多達十幾個連的建制部隊,為避免布陣密集被對方兇猛火力所傷,也為避免多建制引起指揮混亂,他將九十一團九個連采取“車輪戰”,以一個連輪番投入戰斗,每個連不管傷亡如何,一律只打一天,然后撤下坑道休整,連長則留下來,作為后一個連長的顧問,如此類推往復。這樣不僅避免指揮上的混亂,也使各連盡最大可能保存了一批骨干。
11月3日,九十一團七連接替八連投入作戰,這天戰斗異常激烈,七連傷亡很大,運輸彈藥的八連炮排見形勢危急,主動加入戰斗,但才到了下午十五時許,七連加上八連的炮排還是所剩無多了,原定第三天參戰的九連根據情況,果斷采取更寬散的布陣,以兩個班為單位,一批一批向上增援。
11月4日,李長生根據這幾天的戰斗發現美軍每天的攻擊都是早上八時開始,他判斷在這之前美軍肯定是在某處集結,便派出偵察分隊趁夜穿插入敵陣偵察。偵察兵果然不負期望,凌晨4時發現美軍的攻擊部隊正在597.9高地南側的一片樹林里集結,李長生決定使一招祖傳兵法制敵,——打悶棍,對其實施炮火急襲。4時30分,火箭炮團24門火箭炮根據偵察兵通過步話機報告的坐標方位進行了一輪覆蓋齊射,美軍攻擊部隊遭到突如其來的炮火轟擊,傷亡慘重,只得重新拼湊兵力。
這天的進攻直到中午十二時才開始,攻擊強度明顯減弱。直到今天美軍也未公布是日遇襲的傷亡數,或許這支4500人的空降團早已不覆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