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煎藥用具:最好用瓦罐、砂鍋煎藥,搪瓷的或鋁制品也可以,不能用鐵器、銅器等金屬器具煎藥。
2、煎藥用水:自來水、井水、蒸餾水都可以煎藥。
3、浸泡:煎藥前先用水將藥物浸泡0.5-1小時,用水量可根據藥量、藥物質地及煎藥時間而定,一般以漫過藥物3-5cm為宜。
4、煎藥火候及時間:先用大火煮,沸騰后改用小火煎煮20-30分鐘。治感冒的藥煎煮時間要短(沸后約15-20分鐘);補益藥煎煮時間要長(沸后約25-35分鐘)。
5、煎藥次數:一劑藥一般煎2次,滋補藥可煎3次,第一煎水量可適當多些,第二三煎則可略少,煎煮時間也可比第一煎略短。
6、特殊煎法:
①先煎:礦物類藥物要先煎20-30分鐘后再放其它藥物,如石膏、石決明、龍骨、牡蠣、龜板、代赭石、磁石、紫石英等。含毒性的藥物如烏頭、附子等要先煎30分鐘后再和其它的藥一起煎煮。
②后下:有些氣味芳香的中藥如薄荷、藿香、佩蘭、沉香、鉤膝、白豆蔻、砂仁、生大黃、番瀉葉等要在其它的藥煎好前5-10分鐘再下鍋煎煮。
③包煎:如車前子、葶勞子、海金砂、蒲黃、旋復花、辛夷等。用紗布包好和其它的藥一起煎煮。
④另煎:有些貴重藥,如人參、西洋參、鹿茸等,可以切片單獨煎煮取得藥汁后,再與其它煎好的藥液合并后服用,也可單獨服用。
⑤烊化:如阿膠、蜂蜜、龜板膠、鹿角膠、飴糖等,要放在煎好去渣的藥液中,微煮同時攪拌,溶化后服用。或隔水蒸溶,再兌入其它藥液中服用。
⑥沖服:用藥液或溫水沖服,如三七粉、羚羊角粉等。
7、注意事項:如果藥物煎糊,則不能繼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