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論壇上看到一則爆料貼。
重慶二手房市場的“中介巨頭”要提高中介費:之前「最低1.6%」,現在漲到「最低2.6%」。
我們找了中介朋友核實,中介費的確漲了,已經開始執行。但上漲的這部分中介費,不由買家來承擔。
眾所周知,重慶有兩家大中介:鏈家、到家了。這兩家大中介占據了重慶二手房交易的大壁江山。
又因為鏈家的品牌標識是綠色的、到家了則是紅色的,坊間戲稱它們為“綠衣服”、“紅衣服”。
去年3月份,綠衣服調整了收費方式,向賣家收取1%中介費。在這之前,賣家是不需要承擔中介費的。
前面帖子里說到的“中介費由之前的最低1.6%,現在漲到最低2.6%”,多出來的這部分就是賣家需要支付的中介費。
收賣家中介費的原因,據說,是因為現在重慶二手房市場是買方市場,所以開始收賣家的中介費。
雖然朋友說對買家影響不大,實際上很難沒影響。
懂的都懂。
這部分明面上由賣家支付的中介費,大概率會轉嫁到房價里,最終還是由買家來承擔。
門店內公示的中介費收費標準
賣家如何將中介費轉嫁到房價里?舉個例子。
假設你準備賣房,成交底價是100萬。但是現在賣家也要付中介費了,100萬按照1%的收費標準,就是1萬。
你不想承擔這筆中介費,就把這1萬塊加進了房價。此時,你的成交底價就從100萬變成101萬。
對買家來說,相當于多付了1萬買房。
事實也的確如此。朋友說,他們會在談之前跟業主說不要談凈收價,而是把中介費加在里面。
買家,主要承擔下面這些費用。
第一大項,可以統稱為「服務費」。
1,中介費。
大中介,按照房屋成交總價的2%收取中介費。
比如一套成交總價150萬的二手房,按照2%的收費標準,買家需要支付3萬中介費。
雖說是2%,但還是會有一些談價空間。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最低1.6%”。
相比之下小中介的中介費會便宜許多,甚至幾千塊就可以搞定。但為了交易更安全、更有保障,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大中介。
2,按揭貸款服務費。
按照貸款金額收取,商貸1.5%、公積金2%。
這項費用,簡單講就是中介為買家跑銀行、搞定貸款而收取的“跑腿費”,一般也有談價空間。
而且可以由買家自愿選擇。比如,如果你自己有靠譜的渠道、費用更少甚至沒有,可以選擇不用中介提供的按揭貸款服務。
3,按揭評估費、權證辦理費。
這兩項費用也是可以由買家自愿選擇的。
三套及以上:契稅=成交價*3%。
賣家,主要承擔下面這些費用。
1,中介費。
按照房屋成交總價的1%支付。
根據我的了解,這項費用目前在重慶只有鏈家、貝系中介、到家了這樣的品牌中介會收取,其它小中介暫時沒有這筆費用。
2,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稅費。
房屋購買年限在5年及以上且是家庭唯一住房,可以免征個人所得稅。而房屋購買年限在2年之后才出售的,可以免征增值稅。
另一項土地收益金,這一筆費用主要針對非商品房。
三項費用的具體繳納標準,可詳見下圖。
中介門店內公示的收費標準
很多人不愿意買二手房,其中一個原因是二手房的交易流程、交易費用都比較復雜,不如新房那么簡單。
但這一年新房頻發維權、開發商頻發暴雷,借著同行襯托,就房子本身而言安心系數更高的二手房又獲得了青睞。
現在重慶另一家大中介也加入了「收取賣家中介費」的行列,也許就意味著市場中暗含了賣家中介費的房子數量更多了。
對買家來說,約等于買房時需要支付隱形成本的概率會變大。
這樣的情況下,你會選擇買二手房還是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