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職場調研數據中顯示,薪資福利是職場人擇業時最看重的因素,以67.59%的得票率位居第一。
既然職場人公認薪資水平非常重要,為什么我們還總能聽見這樣的話“年輕人過早的拿高薪不是好事”,真顯然是一個職場話術陷阱。
首先,薪資是對人力價值的一種定價。在職場中,薪資就是對我們人力價值的定價,這里面包含了對學歷、經驗、能力、潛力、稀缺性等各方面的判斷。
比如碩博學歷應屆生的薪資比本科應屆生更高,寒窗苦讀的價值之一就體現在薪資上;大公司的優秀員工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平臺光環、項目經驗就體現在薪資上。
其次,當前工資很可能影響下一份工作的薪資水平。經歷過跳槽的朋友都知道,HR談薪時會參考上一份工作的工資,有的公司還會要求在入職時提供銀行流水。
此外,薪資能幫你了解到職場的人情百態。為什么有的員工天天加班卻沒漲薪?為什么公司的薪資比同行低20%?為什么同批入職,他的學歷不如你,薪資卻比你高?薪資背后反映出來的一系列淵源、故事、背景,這些生動的案例是我們成長進步的教材。
當你的父母對你說這句話,可能是為了鼓勵你,并認可你的長遠價值;當你的老板對你這么說,可能是想忽悠你,你就要做好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