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鯨嘴巴到肚皮下面一條一條的,并不是每一種類的須鯨都有。須鯨也分3大類,一種是可以張大嘴巴的,2種是不能張大嘴巴的。
只有能夠張開大嘴的須鯨,才會有這種條紋的結構,被稱為“喉溝”。
須鯨分三大類:露脊鯨、灰鯨、羅夸爾鯨。
》露脊鯨、灰鯨沒有喉溝。
用最通俗的語言講,它們吃東西的時候是張開嘴巴吸著吃的。露脊鯨是在海面上吸食,因為背脊是要露出來的,因此而得名;灰鯨在海底“舔地”,把海里的泥和食物一起吃到嘴里,然后再過濾掉泥沙。
●露脊鯨,因為游速比較慢,所以容易被藤壺所吸附寄生。
》羅夸爾鯨(rorqual whales)才有“喉溝”。
羅夸爾是維京人的語言,意思就是溝!羅夸爾鯨一共有8種,包括藍鯨和座頭鯨。為了捕食,它們往往會潛得更深,喉溝的褶皺皮膚區域從嘴一直延伸到肚子,這使它們能夠張大嘴巴,攝取更多的食物。
喉溝部位的皺褶皮膚完全張開的時候,可以比原來的皮膚面積大4~5倍。藍鯨一口就可以吞下30立方米的水。
藍鯨的食物大部分是磷蝦等小型浮游動物。這些微小的甲殼類動物成群結隊地游動,所以必須吞下大口的海水,才能獲得足夠的捕撈量。
藍鯨把海水和磷蝦一起吞到嘴里的時候,平時倒伏在上顎的鯨須就會垂下,形成篩子一樣的濾網,上下顎合攏的時候,海水就被從鯨須的裂縫中擠走,食物則被吞進喉嚨里。
》鯨須是由角蛋白構成的。
所有的須鯨都有兩個鼻子眼兒,但是齒鯨就只有一個鼻子眼兒。
老虎的爪子,人的手指甲,牛的角和鯨須是一樣的成分。須鯨的鯨須位于舌頭的兩邊,由結蹄組織固定,平時不用的時候是折疊在上顎的,這樣鯨魚不捕食的時候就可以閉上嘴。
鯨須垂下來的時候需要在下嘴唇上固定住,所以所有的須鯨都看起來有一種倒過來的笑容的姿態。
鯨須的結構非常的復雜,是有兩層扁平的角蛋白夾著成排的中空小管,越到邊緣越細,最后會形成像毛發那樣的分叉。
》羅夸爾鯨雖然有一張無敵的大嘴,張開角度只能排第三。
藍鯨的嘴可以張到60度。
河馬有2英尺寬的嘴唇,36顆鋒利的牙齒,2英尺長的獠牙,河馬的嘴可以張到90度。在所有的哺乳動物里面,這是嘴能夠張開的最大角度。
蛇能把嘴張開到150度。這是因為蛇的上下顎可以脫臼,因為蛇需要吞下的獵物往往就有很大的直徑,超過了嘴的尺寸。水蟒以水豚為食,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嚙齒動物,有時還以白尾鹿為食。蛇的下顎存在兩個部分,由一個有彈性的韌帶連接起來,這兩個顎沒有附著在頭骨上,而是在頭骨兩側的兩個轉軸上。
雖然須鯨的嘴巴很大,但是喉嚨很小,而且沒有彈性,所以須鯨吞不下一個人。有一個潛水員因為不小心掉進了須鯨的嘴里,后來被須鯨吐出來了。大蟒蛇只有一頭須鯨的幾百分之一,其實是可以吞下一個人。
》很多鳥類(主要是水禽)的嘴巴下面都有一個皮囊。
這個皮囊存在的目的,也是為了容納更大的食物。鵜鶘的嘴最長有35公分,下面的皮囊和身體連接可以容納很大條的魚。鵜鶘吃食物的時候也會用比較緩慢的速度向前游動,把嘴扎在水里張開嘴,流到嘴里的小魚會被兜住,然后再把水濾出來把魚吞進去。這一點和露脊鯨很像。
為什么說哺乳動物是比鳥類更高等的動物?蘭鯨:我們不用的時候疊好,用的時候再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