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正月十六,三只松鼠的第三家線下店被砸了……沒錯,就是那個賣零食的,頻頻在各類電視劇中出鏡的,以往只有在線上銷售的三只松鼠。
這家線下投食店,是三只松鼠在全國第三家線下投食店,開業還不到1個月,最關鍵的是,開業當天異常火爆,銷售額更是創下三店最高紀錄。然而,還是免不了被砸的命運……
是誰砸了戰功赫赫的三只松鼠呢?正是三只松鼠的CEO章燎原以及一批高管!
事情是這樣的,1月18日該店開業,業績火爆,兩天后章燎原帶著公司高管前往視察,卻發現裝修品質不過關,章燎原的原話是,“我個人沒有辦法想象,這樣一個爛品質的店竟然是出在我們三只松鼠,最低檔的板材、最低檔的地面、最差的施工,與它的報價完全不符!”
就在開業的第三天,章燎原當下就決定要把蘇州店砸掉重來。
于是乎,過完年之后,章燎原在進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內部講話,整頓問題之后,號召公司男性高管集體剃光頭,帶著光頭軍親自砸店,現場揭露了裝修的種種問題。
剛開業不到一個月的店,砸掉重來,據說損失達到200萬。砸自家產品這樣的事情,有幾個企業敢這么做?還確實有這樣的企業,有兩個典型的例子值得看一看。
海爾:砸掉76臺冰箱
1985年,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收到一封用戶的投訴信,投訴海爾冰箱的質量問題。于是,張瑞敏親自檢查了400多臺冰箱,發現有76臺冰箱不合格。為此,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找到檢查部問道,這批冰箱怎么處理?而檢查部的回答是建議低價賣給內部處理。張瑞敏說,如果這樣的話,就等于讓你們以后生產760臺這樣的冰箱。當眾領著責任人一起把76臺不合格冰箱砸掉。
海爾的砸冰箱事件,是海爾發展史上一件非常有標志的事件,直到現在,海爾成了國產家電的品質擔當。老牌產品能夠發展到今天,當初的魄力和誠信,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格力董明珠:當眾砸手機?
和張瑞敏一樣的風云人物——董明珠,也做過砸自家產品的事,可惜就不怎么好看了。
去年,在第二屆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口出狂言:“我的手機世界上第一,但講的不是銷量。”隨后從兩米高空(實際上并沒有)中“怒砸”自己手中的格力手機。
看完視頻,小心犯了尷尬癥……
同樣是國產老品牌,同樣是砸自家的產品,為什么海爾和格力給人的感覺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呢?這里我要說,關鍵還是看產品。
產品的質量品質好,砸產品就會變成一種自信和魄力,產品的質量不好,那這一切就是作秀,甚至是一個笑話。
回到三只松鼠的砸店事件,三只松鼠尚且是一個創業前期品牌,線下也只有三家店而已,但依靠線上的人氣積累,已經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在這樣的時候,章燎原嚴格把關裝修質量,我認為完全沒有問題。
這次砸店的損失達200萬,高于三家線下店開業以來的全部盈利,章燎原這個人其實算低調,但做過的事卻不低調,和1985年的海爾一樣,砸,確實是一種作秀,但作秀,有時候也是一種成功的公關。
砸掉重來,作為一種企業行為,三只松鼠砸店事件其實改變了員工的質量觀念,在獲得大量曝光的同時,也為品牌贏得了美譽。要我說,這店確實該砸,而且就應該砸出滿城風雨,砸得沸沸揚揚,砸上媒體,砸進了每個員工的心里,這樣才能砸出了消費者對三只松鼠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