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影節剛剛過去不久,上影節又要來了,網上又是一陣接一陣的搶票熱浪。不知道多少人是湊熱鬧,多少人是想倒票。
去年就吐槽過:“看見那么多人轉某電影節的電影票,心想他們不是愛看電影,而是愛搶票的感覺,就像雙十一搶購,享受刺激,享受速度,然后就是疲軟無比的空虛。”
嗯,絲毫不懷疑很多影迷對電影的熱愛,但是也很懷疑,很多人會忙得連擠出一點點時間去看一部電影的空檔都沒有。
提前預購想看的電影,尤其各種經典神作,就像跟心儀的人約會,還沒赴會應該就有各種美好想象,小心臟撲撲直跳,苦心巴巴地等待奇跡降臨的時刻,哪有臨到約會時刻還跳票的,除非不可抗力,那么最大的理由是:你不愛他(她),你沒多愛這部電影。
前不久,有個影迷朋友還在微信留言魚叔,說要低價轉讓北影節電影票,讓發到公號,我差點一口老血猛噴,忍了!
也許有一種人叫搶票黨,跟超市搶雞蛋的大爺大媽一樣,搶,是因為緊張刺激,有一種參加群眾活動的參與感與滿足感,搶完,吃不吃是另一回事兒。
好吧,搶到票,終于進入影院了,另一種人又出現了,姑且稱之為“屏攝黨”,屢見不鮮啦,據說有被旁邊的人毆打的,那也活該啦。
不好好看電影,拿著手機一直拍攝屏幕上的畫面,實時發布到各種社交平臺,似乎“物以稀為貴”,刷刷圖,就能刷出“我在”的存在感。
買票入場,并不等于具有屏攝權,你要發社交媒體,找張網上的海報、劇照啥的多好,而且最好是影片結束后再發。
屏攝招人煩,除了版權,還在于擾亂其他看片的人,手機屏亮光刺眼,有時還打閃光,搞得前前后后的人煩躁不安,這和影院里接電話、自帶解說一樣令人討厭。
魚叔遇到過最奇葩的觀眾,是一個看著還不錯的女生,前幾年看《聶隱娘》的時候,不是言論奇葩,是造型奇葩,脫了鞋子盤腿坐在座椅上,大咧咧的樣子,宛如黑幫大姐大,真把座椅當成熱炕頭了。
我覺得,偽影迷不必大費周章搶票,去影院啥的,去微博看“谷阿莫”的視頻節目就可以了,五分鐘教你看一部電影,還兼帶幽默吐槽,你去參加什么活動跟人聊天,表示看過某部影片,還可以頭頭是道,有談資,不寂寞,不落伍。
谷阿莫也是人才啊,2015年春天火才起來的時候,那時還不知道,媒體采訪我,才知道這個人,就去關注了,一開始他是純吐槽,后面確實有商業合作了,據說收入不菲。
谷阿莫的灣灣口音,幽默起來,不輸給東北話,而且帶著貴族氣息,不過這事估計不能長久了,又是版權問題,今天看到新聞說:
“新浪娛樂:據臺媒,去年有兩家公司控告網紅谷阿莫制作的“X分鐘看完XX”電影系列涉嫌侵權,稱其未經許可使用來源不明影片并重置。臺北地檢署經過一年多的調查,認為谷阿莫的確存在未經授權違法使用電影片段重置的行為,今天宣布將對他進行起訴。”
所以,玩玩混剪加吐槽的影迷,要注意了,小心官司!
所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電影觀眾呢?你猜。
春風十里,不如你。
書影音,見真心,
花十分鐘時光倒流,讀一篇小文春風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