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像汪峰這樣已經躋身行業一線的搖滾大牌,一般只出現在個人專場演唱會上,因為忙于個人事業,去為音樂節壓軸和一群音樂人共舞的時刻不多。這次卻真發生了,汪峰要為即將在成都舉行的2019仙人掌音樂節壓軸。這個事情值得說說。
仙人掌音樂節,名字取得很有趣味,就像帶刺的多肉植物,外表有個性,里面有內容,飽滿,新鮮,多汁,從出現在音樂圈那天起,就充滿棱角。已經辦了兩屆,今年的陣容,基本上“打包”了一批中國不同時代的搖滾代表人物,搭配得很有氣勢,從公布的首波陣容看,關鍵名字還是“汪峰”。
如果單就把搖滾從獨立、地下空間推向主流世界,從最初的獨立樂隊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實現商業宏圖并兼顧個人音樂理念,勤奮不止,創作不休,平均每兩年出一張專輯(還經常是雙CD的豐厚容量)的瘋狂速度來說,汪峰絕對是華語樂壇一個獨一無二的堅實存在。
《花火》《愛是一顆幸福的子彈》《笑著哭》等專輯,作為學生年代的收藏之一,至今我都保存著正版磁帶、CD,偶爾翻看、聆聽,會覺得內心踏實澄明。這些是從崔健到魔巖三杰,再到汪峰、許巍,一個樂迷接受中國搖滾洗禮的真實證物,尤其在實體唱片衰微的今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青春回憶錄,翻過這一篇就回不去當初了。
從1997年5月鮑家街43號樂隊發行《鮑家街43號》專輯,1998年發行第二專輯《風暴來臨》,到2000年樂隊解散,汪峰以個人身份與華納唱片簽約,發行第一張個人主導的《花火》專輯,迄今已經19年,汪峰的體力、心力幾乎沒怠慢,甚至太頑強,經常像處于火力全開的亢奮狀態,創作能量令人欽佩,全然沒有其他人吃老本、炒冷飯的倦容,據說2019年新專輯已經在錄制。
“學院派”出身的汪峰,音樂素養極好,其搖滾結構在創作上講究章法,嚴謹大氣,曲風奔放,有時有向交響史詩靠近的意味,格律整飭,頗有華麗之風,即便是抒情慢歌都飽含個人心志,沒有小家子氣。不論在樂隊時期,還是簽約國際大公司,哪怕到現在的個人工作室時代,這些特點都保持得很豐沛。
汪峰的市場影響力毋庸置疑,《飛得更高》《存在》《像夢一樣自由》《怒放的生命》等歌曲在民間的傳唱度,幾乎算是家喻戶曉,而新生代選秀藝人在各大綜藝節目里的不斷翻唱,各種大型活動上的循環播放,都在證明他的魅力和作品的感染力。從線上到線下,作為“導師”的汪峰,也幫助了很多音樂人,運用多種途徑,甚至通過投資來幫助年輕音樂人。
雖然有人認為走向主流領域的汪峰已經不再搖滾,已經是一個符號,是商演、大型綜藝等大型活動的金字招牌,八卦頭條上也經常有他的名字。但是站在流行音樂與娛樂潮流的風口浪尖上,作為創作人的汪峰是清醒的,克制并且勤奮,高密度的大型演出,置身紛亂的娛樂圈,都不能打亂他兩年一張專輯的固有頻率。
看得出,很多時候汪峰身上保留了90年代出發、00年代成名的這批70后搖滾青年的性格,骨子里有理想主義追求,同時又不拒絕商業社會,甚至密切融合,享受其中,但也不去隨大流,故步自封,創作時注重于挖掘內心世界,舍不得創作黃金時期就這么散場,放不下對過往生活的感受和對遠方城池的烏托邦幻想。這可能是每個有野心的創作者的必經之路。
話又說回來,在各類綜藝、選秀節目頻出,大大小小的音樂節如過江之鯽,一招鮮不能吃遍天的情境下,實體唱片業早已成為歷史,人人都說做音樂不賺錢的時候,還有人做唱片,認真寫歌、唱歌、制作,有人致力于搖滾文化的傳播,所以仙人掌音樂節與搖滾硬漢汪峰的匯合,可能是互相成全,也是惺惺相惜。
音樂節基本上就是為搖滾樂準備的,唱片之外,搖滾樂必須聽現場,汪峰的音樂不例外。去現場,才能感受搖滾樂原始野性的感染力,以及自由不羈的靈魂,這不是看歌詞、聽混音、聽編曲、看MV就能實現的。也許去現場,更能聽清楚汪峰的內在情緒和創作方向,領略他的音樂編排方式和現場爆發力。
這次汪峰加盟仙人掌音樂節,既是音樂節的一道高光,也是汪峰重回這類現場的一份情懷。說開了,這也許也是一份注定的相逢,仙人掌音樂節的掌門人許曉峰,十九年前即為華納唱片公司中國區總裁,是他發掘了汪峰并簽入了公司,才迎來后面汪峰爆炸式的發展。此次相逢在仙人掌音樂節,是亦師亦友的兩個“峰”的二度合作,可能會有新火花迸發。
看了一下仙人掌音樂節已公布的陣容,除了汪峰這樣的華語搖滾巨擘,高旗、逃跑計劃、草東等搖滾樂迷的“福音”赫然在列,某種意義上說,已經辦到第二屆的仙人掌音樂節依舊是“有生之年”級別的神仙陣容,據說還有國內的經典樂隊將重組登場,一些重量級名字等著慢慢披露,能在西南邊陲成都辦這樣一個盛大的音樂節,于主辦方、于樂迷而言,都蠻搖滾,蠻有魄力,期待這個“完美夏天”的驚喜。
春風十里,不如你。 書影音,見真心, 花十分鐘時光倒流,讀一篇小文春風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