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屬于植物神經,也就是自律神經的分支,能夠產生相互拮抗的作用。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互相制約、互相平衡,共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包括控制心率、呼吸、排尿等,但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主要有以下的區別:
1、分布不同:交感神經主要從迷走神經分布的位置發出,交感神經纖維通常集中在頸交感干部位,還可以分布在內臟以及汗腺、血管、平滑肌等部位。副交感神經主要分布在頸部交感干和脊髓圓錐的部位,部分副交感神經還具有控制眼球活動擴張和收縮的作用,還可以分散在顱內血管、神經等部位,另外包括控制眼球活動的部位,以及控制腮腺、舌下腺、頜下區的分泌。此外,副交感神經還具有支配氣管、心臟、肝、膽、脾、胰、腎和胃腸道等器官的功能;
2、作用不同: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相互起反向作用,如交感神經興奮時,主要可以引起機體的消耗能力增加,表現為肌肉收縮、心跳加快,還會增加汗液等效果,主要是由于臟器的基礎代謝率增高、功能活動增強,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升高,還會出現毛細血管收縮,使血供向心臟和大腦轉移,胃腸道蠕動功能受到抑制,這是交感神經興奮的作用。而副交感神經興奮后,主要可以抑制機體消耗,主要目的是增加胃腸道吸收,肝臟營養成分吸收、貯存等作用;副交感神經興奮的時候,還可以使唾液腺分泌增加、心率變慢、血壓降低、胃腸道蠕動功能加快,使消化、分泌功能增加,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等。
如果出現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神經功能紊亂時,通常也被稱為植物神經紊亂,一般是指植物神經系統平衡被打破,可以出現內臟功能失調,患者可表現頭暈、胸悶、心悸、心慌、口干、口渴、排尿困難或尿頻、尿急等表現,患者需要注意飲食平衡,進食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還可以使用谷維素、鈣劑等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