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09日 來源:華商報
人活著錢沒了
人社部稱將適時提建議彈性延遲領養老金年齡,僅此一個消息激起了千層浪,鮮花磚頭一個不少!
延遲養老金不是人社部的創舉,這一建設性意見,是首先出現在日本和歐洲的發達國家,這些國家都在計劃著延長退
休年齡,經常談到的一個原因,就是發達國家人口出生率不高,年輕的勞動力供給不足,老齡化問題嚴重,特別是金融危機后,政府財政收入不足,對于龐大的養老金支出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于是想通過延長退休年齡來緩解財政支出負擔,不過,該創舉大多還只是計劃中,真正實施還有很多困難。
解決養老金的不足的問題,延遲退休的方法在現在的中國實行,有些令人疑惑,特別是對比歐洲和日本的困境,更令人覺得這一提法有些脫離實際。首先,中國的勞動力充足,看看各地空蕩蕩的小學校,就可知道,中國不缺乏勞動力,否則計劃生育還何必這么嚴格。其次,中國沒有遭受金融危機,至少沒有歐洲美國這些發達國家遭受的重創這么嚴重,更何況每年的經濟增長還是世界最快的,反倒想延長退休年齡,又不是無人可用!
養老金問題的確不小,前一段時間是議論入市,或許這一計劃,出于保值增值的愿望,還可以實行,但是想要延長退休年齡,以減少領取養老金的數額,這個想法就令人不解了,畢竟經濟增速世界第一,養老金還虧空,那要是現在的日本歐洲是不是該干到100歲退休才合適呢?
延遲退休年齡無疑是一個立竿見影的緩解辦法。這個賬誰都會算,可惜僅僅延遲退休年齡,對于巨大的社保虧空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且副作用明顯。有可能導致數千萬的年輕人無法進入崗位,卻又很難通過新開發崗位等方式來化解。
世界各國解決老齡化危機的核心都是增加社會生產人口:延長退休和領取退休金的年齡;積極引入外來年輕勞工,對于一些富裕的小國能夠解決老齡化的燃眉之急;采取穩定和鼓勵的人口生育政策。
社保問題是當下中國諸多問題的一個縮影。當前中國的很多問題已經到了需要超越部門權力和利益,進入真正的有充分辯論的“頂層設計”時代。
上世紀80年代后出生的人到了2020年已基本到了四十歲的年齡,而這個時候中國的人口進入到正轉負的時代,誰都知道,現在的養老金要靠年輕人不斷工作來支撐,也就是一群年輕人通過工作創造財富,供養現在的老人,現在的養老金尚且不夠,到了2020年以后,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計劃生育的一代人老了,誰來為他們養老?恐怕將會一生工作,難談退休了吧!恐怕人活著,錢沒了的悲劇時代也就真正開始了!
( 作者:wltg12345來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