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
別名:九重葛、三角梅、毛寶巾、肋杜鵑
科屬:紫茉莉科,葉子花屬
產地:原產巴西
形態特征:葉子花為常綠植物,莖長數米,花卉栽培中常修整成灌木及小喬木狀,株高1一2m,老枝褐色,小枝青綠,長有針狀枝刺。枝、葉密被毛,單葉互生,卵狀或卵圓形,全緣。花小,淡紅色或黃色,三朵聚生,一般有三枚大型葉狀苞片呈三角狀排列,小花聚生其中,苞片色有紫、紅、橙、白等色,為該花的觀賞部位。花期 可從11月開始到來年6月,瘦果五棱形,常被宿存的苞片包圍,很少結果。
習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屬短日照植物,在長日照的條件下不能進行花芽分化,性喜光,不耐陰。南方地區可以露地越冬,北方則做為溫室花卉盆栽培 養。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盆栽以松軟肥沃土壤為宜,喜大水、大肥,極不耐旱,生長期水分供應不足,易出現落葉。
一、繁殖方法: 采用扦插、劈株分蔸、高空壓條和嫁接法繁殖。主要是扦插法。扦插基質分別為沙插,土插,煤渣插。
沙插:使用粗沙和細沙都可以,粗沙比細沙通透性稍好,細沙保水能力比粗沙稍強,各有千秋,各位花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是。
土插:選用通透性比較好的沙壤土或者疏松的不是太肥沃的壤土,也可以在花盆里的邊緣進行扦插。
煤渣插:選擇燒過的煤球、煤渣搗細裝盆進行扦插。
選用枝條:一般采用一年生成熟的枝條,多年生的大枝條,也可以采用嫩枝扦插。將枝條剪成10厘米長的插穗,插入培養土中(用素沙土加三分之一腐殖質或鋸末,加適量水攪拌均勻),扦插以3~6月為宜。插完用塑料膜封好。溫度在20℃至25℃,25天即可生根,2個至3個月可分盆。
高空壓條:在6~7月進行。用于較名貴的或扦插不易發根的品種。選擇已木質化、約1一8 cm粗的枝條,用利刀環剝0.5-1.0cm的樹皮。先用濕土包好環剝處,再用塑料薄膜包封,外用小繩上下端縛緊枝條。用廢棄的針筒往里注水保持濕潤。約經1個月可發根,當長出較多新根時,剪下栽入盆中即可。移栽以春季最佳。此法宜在春、秋季進行。
劈株分蔸:分支很低的植株,兩枝分開后,都能帶部分根系植株,可以直接劈開,分成兩株上盆種植。
嫩枝扦插:在霉雨季節的5-6月份,利用嫩枝插入沙盤置于陰涼處,保持濕潤,也可以生根成活,但由于嫩枝太小,營養含量少,抵抗力差,基質消毒和管理都要嚴格的條件。成活后不容易形成大的盆花。
一年生枝條扦插:選擇比較粗壯的節間較密的一年生成熟枝條,裁成5-6寸長,進行扦插,節間稀疏的枝條要有3個芽以上才好。一般選擇比較粗一些成活率高。
多年生大枝條扦插:更新下來的老枝條,大枝條裁成適當的長度(選擇適當的形狀,保證3個芽以上)進行扦插同樣生根成活,一般愛好者種植不多,建議使用大枝扦插,由于體內富含營養,生命力頑強,容易形成愈合組織,發根也快,容易成活成型。一些帶潛伏花芽的大枝條,插生不久,就能開花。一些當年即可成型、開花。
病蟲害:常有葉斑病危害,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刺蛾和介殼蟲危害,用2.5%敵殺乳油5000倍液噴殺。
管理要點
1. 溫度:生長適溫為15-30℃,其中5-9月份為19-30℃,10月-翌年4月為13-16℃,在夏季能耐35℃的高溫,溫度超過35℃以上時,應適當遮蔭或采取噴水、通風等措施,冬季應維持不低于5℃的環境溫度,否則長期5℃以下的溫度時,易受凍落葉。
三角花開花需15℃以上的溫度,為延長花期,應在冬初寒流到來前及時搬入室內,置于陽光充足處,維持較高的環境溫度(可在元旦、春節間持續開花)
2.光照
三角花喜光照,屬陽性花卉,生長季節光線不足會導致植株長勢衰弱,影響孕蕾及開花,因此,一年四季除新上盆的小苗應先放于半陰處。冬季應擺放于南向窗前,且光照時間不能少于8個小時,否則易出現大量落葉。短日照花卉,每天光照時間控制在9小時左右,可在一個半月后現蕾開花。
3.水分
春秋兩季應每天澆水一次,夏季可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冬季溫度較低,植株處于休眠狀態,應控制澆水,以保持盆土呈濕潤狀態為宜。盆栽的生長季節適當控制水分,可促其花芽分化;6-7月三角花處于旺盛生長階段,可根據不同的品種,適當控水2-3次(程度以嫩梢和新葉梢呈萎蔫為度),每天向葉片噴水1-2次,2-3天后再澆透水(以盆底流出水為準)這樣反復控水幾次,可有效促成花芽分化,花蕾出現后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同時向葉面噴水1-2次,直至開花,不耐積水,梅雨季節要防積水以免植株爛根死亡。
4.土壤
三角花喜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忌水澇,盆栽時可用腐葉土、泥炭土、沙土、園土各一份,并加入少量腐熟的餅渣作基肥,混合配制成培養土。開花植株每年進行一次翻盆換土,時間以早春萌動前為好,換盆時用剪刀剪去過密和衰老的枝條。
5.肥料
除在盆土中施足基肥外,生長季節還應追肥。伴隨著換盆,可根據植株的大小,每盆施入10-15個餅肥,之后每半月追肥1次稀薄的餅肥水,內加0.1﹪的磷酸二氫鉀,既可加速其營養生長,又能促進其花芽分化,現蕾后改施以磷、鉀肥為主的速效肥,可在稀薄的餅肥水加入少量的磷酸二氫鉀,同時給葉面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盛花期每周澆施1次礬肥水,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
注意:
1. 炎夏和冬季因植株生長緩慢或休眠,應停止施肥,以免造成肥害。
2. 勿施濃肥或生肥(未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防止造成傷根,導致葉焦脫落,甚至整株死亡。
病蟲害防治:
1. 葉斑病:病斑初為黃褐色,周圍有黃綠色暈圈,后擴展成近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邊緣暗褐色,到了后期,病斑上出現黑色小點粒。
防治方法:發現少量病斑可在其上面涂抹達克寧霜軟膏,將發病較多的枝條剪去,發病初期一般可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每7-10天噴1次,嚴重時按照實際的經驗,在第四天再噴一次,之后隔7天噴一次。連續3-4次,防治效果好。
2.褐斑病:為害葉片,在葉面上產生直徑為0.1-0.5厘米的黃褐色至淺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發現少量病葉及時摘除燒毀,發病初期,用70﹪的代錳森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10天噴一次,連續3到4次。
3.介殼蟲:在光照不良,通風欠佳,高溫高濕的環境中,易發生多種介殼蟲刺吸為害。
防治方法:可用45﹪的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殺。
養花問答
問:三角花為什么會出現大量落葉?
A.盆土忽干忽濕,盛夏澆水不足,冬季澆水過多,均易造成大量的落葉。B.光照不足,植株長時間處于陰暗的角落,易引起落葉。C.溫度忽高忽低,短時間內變化太大,易造成落葉D.肥料濃度過大,會造成葉片一夜間枯焦脫落。
問:怎樣促成三角花短時間內開花?
新抽出的枝條葉色轉為濃綠,枝條變得充實時,用750倍的多效唑水溶液或1000倍的矮壯素水溶液,每盆澆施2-3千克藥液,然后移放到陰涼處,3-5天后再移到光線較好處,經過10-15天的培育,植株會陸續開花。
問:怎樣給三角花整形修剪?
新栽小苗長出5-6片葉時,要及時摘去頂芽,保留下部的3-4片葉;新抽枝條長出5-6片葉時,進行第二次的摘心(即摘去頂芽),如此反復幾次,可形成豐滿的樹冠。已開花的大植株,一年可進行2次修剪,第一次結合早春換盆,從基部剪去過密枝、纖細枝、病蟲枝,同時縮剪徒長枝,對保留的枝條也要進行短截。第二次在花謝后,酌情疏枝、剪去枯枝、弱枝、內堂枝,保留的枝條在30厘米處截去頂梢,同時將所有的側枝
剪短,促使多發新枝,形成更多的花芽。生長衰弱的大齡老株,可行重剪,即每個大枝僅保留基部的2-3個芽,其余全數剪去,促成植株更新復壯。
一、例1、最新嫁接扦插
(注:辟接可以在砧木上縱切一刀,靠兩邊各接一支;也可接一支。技術關鍵是形成層要對準。)
(扦插60天)
例2、
九重葛嫁接步驟之一 (對準形成層)
九重葛嫁接步驟之二
九重葛嫁接步驟之三 (套袋保濕)
九重葛在插枝時把刺修光,若想一棵多色就必須把你要的顏色芽接上去套袋然后種植。
山採九重葛栽種好,就必須做接枝的動作。大切口要接2~3芽。大切口也盡量不切到分岔處,會造成朽木。不必種活才接,但前提必須有把握種活的功力才可以。
最好避免在越冬前3、4個月接枝,接的芽帕冷又不長芽導致氣勢衰弱,容易死亡。
例3、
1、砧木約筷子般粗即可嫁接。
2、接穗約牙簽一般粗,二邊斜切約二公分長,對準砧木的形成層插入。
也可以同時接二芽。
3、纏繞膠帶并拉緊。
4、纏繞膠帶固定接穗。
5、纏繞膠帶固定接穗,套上塑膠袋綁住袋口保濕。
6、也可將芽株嫁接在手臂粗的莖桿上。
二、三角梅的腹接扦插法
接完后再套袋扦插,可多芽多色腹接,從末端往基部接,可切單邊3刀接3芽或雙邊切3刀接6芽,4刀就可接8芽以此類推,重點套袋的袋子要夠長,一定要用沒用過的袋子套才不會白費工夫。
說明:也是主張腹接完后再套袋扦插。
三、難插品種的接根
切削后的根
根嫁接上
纏繞膠帶固定
裹上濕土包上塑料布,上下扎緊,促其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