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蘭、仙人指、假曇花與落花之舞是很容易弄混的花卉,它們同為仙人掌科植物,形態也有些相似,扁平的莖節都呈分枝狀。其實,幾者并不同屬,無論莖節、花朵的形狀,還是花期,都有很大的差別。 蟹爪蘭為蟹爪屬植物,綠色或帶紫暈的扁平莖節呈截形,長4厘米至5.5厘米,寬1.5厘米至2.5厘米。兩端及邊緣有尖齒2個至4個,形似螃蟹的爪子。花兩側對生,著生于莖節頂端,花瓣張開反卷,顏色有粉紅、紫紅、淡紫、橙黃和白等色。花期11月底至翌年1月,恰逢圣誕節,故又稱“圣誕仙人掌”。 仙人指為仙人指屬植物,扁平莖節淡綠色,長3厘米至3.5厘米,寬1.5厘米至2.5厘米,有明顯的中脈,邊緣淺波狀。花為整齊花,長約5厘米,紅色。花期2月,正逢圣燭節,因此也稱“圣燭節仙人掌”。 假曇花為假曇花屬植物,扁平的莖節長圓形,較仙人指的莖節寬而厚,新長出的莖節呈紅色,邊緣有淺圓齒,圓齒腋部具短毛或少許黃色剛毛。紅色花著生莖節頂部,花大而花瓣整齊,呈標準的輻射狀。花期3月至4月,正是復活節前后,故又稱“復活節仙人掌”。 落花之舞,假曇花屬附生植物,株高25~30厘米,植株多分枝,呈叢狀生長,肥厚多肉的莖節呈半直立狀態,長2~4厘米,形態富于變化,或具3~5棱;或僅2棱,呈扁平狀;或呈不規則棱角狀。一般規律是下部莖節棱多,接近柱狀,上部莖節扁平,類似蟹爪蘭。莖節的棱緣上具刺座,刺座上長有短綿毛和少數早落的剛毛。花頂生,直徑3~4厘米,呈輻射對稱狀,粉紅色至玫瑰紅色,具清香。 蟹爪蘭、仙人指、假曇花與落花之舞均為附生類仙人掌,原產地也都是南美洲巴西的熱帶、亞熱帶叢林中,習性基本接近。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夏季高溫時要求通風良好,避免烈日暴曬和長期雨淋,并防止空氣過于干燥,否則易受紅蜘蛛危害,造成植株生長不良,莖節萎縮并從基部脫落。冬季放在陽光充足的室內,保持10℃以上的室溫。入秋后到開花前,肥水不可間斷,在花芽分化期,要多施磷鉀肥,停施氮肥。花后植株有一短期的休眠,此時應保持盆土稍微干燥一些,并剪去長勢較弱和過密的莖節,經修剪后長出的新莖節十分健壯,開花也多。每1年至2年換盆一次,盆土要求含腐殖質豐富,肥沃疏松,并有良好的排水透氣性。 繁殖可在春季剪取健壯充實的莖節進行扦插,很容易生根。也可用三角柱、片狀仙人掌等作砧木,在春秋季節以劈接(嵌接)的方法進行嫁接。 |
蟹爪蘭
落花之舞
仙人指
假 曇 花
假曇花
落花之舞
蟹爪蘭嫁接可于4月至5月或8月至9月進行,砧木可用仙人掌、三棱箭等,取生長充實的蟹爪蘭3節至4節作接穗,將下端的兩側各削一刀,削成鴨嘴狀或尖楔形,削面長度約為1.5厘米至2.0厘米。若以片狀仙人掌為砧木,可將頂端削去一部分,切口略寬于接穗寬度,接著在截面上縱切一刀,深度比接穗削面稍長,為2.0厘米至2.5厘米。將接穗下端插入切好的砧木切口中,最好對齊兩側的維管束,用硬刺或大頭針斜插固定砧穗接合部,也可于仙人掌兩側墊上厚紙層,用竹夾子夾緊砧穗接合部,而后置于陽光下晾曬2小時至3小時,使砧穗間的漿汁粘牢,再放到有散射光的避雨處,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防止污水滲入接口。一周后如果接穗仍新鮮挺起,表示已完成愈合,可拔出固定用的大頭針,或松開竹夾等,放在有散光處再養一個月,給予正常的水肥管理。另外,還可在砧木三個不同的方位各接一個接穗,能較快形成傘狀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