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昨天已經(jīng)寫好了另外一篇文章,但因為是大時政話題,需要經(jīng)過后臺審核才能發(fā)出,索性我就取消了,后來只是小范圍的轉(zhuǎn)給了我的幾位學生。不過 這個話題還是比較重要的,說的是9月30號第五個烈士紀念日的新聞,主流媒體都對這件事進行了報道,并且用到了“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這句劉禹錫的詩。將會報考浙江傳媒學院的考生要對這個話題特別引起重視。
考官提問是我每年在藝考后期尤其是考前兩周面授集訓課時會重點講授的內(nèi)容,包括題型介紹、應對策略、模擬問答等等。考官提問(或者借用傳媒大學的稱謂:應答與展示)是很重要的一個考試科目,因為考生在其他項目中都必須遵循一定的答題框架,唯有考官提問這個部分能讓老師看到一個更真實的、更生活化的你。我當然不能說考官提問一項定乾坤,但好的考官回答顯然是能彌補之前項目的不足,反之亦然——大大提升印象分。
考官提問不好教,它的難度在于它考的并不是學生,而是考的你的輔導教師的智慧:不僅僅是考核他對考官提問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題目儲備、熟悉程度,更是要考核他如何把他的人格、他的思想、他的境界,他對世界的看法甚至是做人的態(tài)度教授給你。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較量。
“跟我談談你怎么看待00后吧”,這是一道常見考官提問的變種題,沿襲了早年的“你怎么看90后”“怎么看95后”,一直到現(xiàn)在的00后。因此,這道題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每個藝考生都應該做好對這個提問的應對準備。
我相信一定有人會在考場上靈光一閃,捕捉到這個詞——“標簽化”。“emmmmm...這是個好詞,隱約覺得好像特別對應這個提問”,于是:“老師,在我看來這是給00后貼上了標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標簽化。我個人是(不)贊同這么做的,因為標簽化.....blablabla”,之后展開了針對(不)贊同標簽化的評述。
在我看來,這么做操作正確,但思路欠妥。
顯然的,這是一個“取巧”的答法,看上去巧妙的繞開了與題目正面對撞的可能,可是回頭仔細想想,1、你這么做算不算跑題?2、你覺得考官是想聽到“標簽化”多一點,還是“你作為一個00后怎么看待你的同齡人,以及你們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定位”多一些?
作為一個四十歲的大叔的我,我可以肯定的說,起碼我是比較想聽到后者多一些。一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子小姑娘,正是最青春爛漫的年華,聽聽你們來聊聊對于青春的理解,從你們的言語中可以看到那么多種未來的可能,這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至于“標簽化”,咱們暫且拋開跑題不談,考官提問一般已經(jīng)是考試的結尾,學術化的考核在之前的項目中都已經(jīng)進行完畢了,為何不讓氣氛松快一點,用不著再那么上綱上線,跟我聊聊天,多好!
這就是我今天想和讀者們來分享的內(nèi)容,我用排除法幫助同學們否定了一個錯誤答案。同時,至于考官提問,從來都沒有所謂正確答案這么一說,只有最佳回答。藝考生同學們不妨沿著我給出的思路試著創(chuàng)造一個自己的個性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