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語樹
記得從前在雜志社上看過一則消息印象非常深刻,一位移民到澳洲的母親,因為不慎,讓兩歲多的孩子在浴缸中溺水而亡。母親還沒來得及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變成了被告。
在法庭上,這位傷心的母親憤憤的對法官說,那是她的兒子,憑什么審判她。而法官則憤怒的回答:“那是澳大利亞的孩子。”
澳大利亞是如此,美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華人因為文化差異,被剝奪監護權的事例,在美國屢見不鮮。哪怕沒有美國國籍,不是美國人,在人家的地界上,就得按人家的規矩辦事。
我從前是很贊同美國政府的這種強硬的保護兒童的作風的,覺得這是在最大程度的保護兒童的權益。來美國之前,兒子有時把我和老公氣得夠嗆,于是我們經常咬牙切齒的說:“不如趕緊打一頓吧,到美國就不讓打了,先出口氣再說。”
雖說是玩笑話,可家里這個正處在貓狗都嫌的年齡段的男孩兒,有時真是氣得我們牙都癢癢。
前一段時間和美國朋友一家吃飯,說起了兒子兩歲半的時候自己跑丟了的事情,當時我們正在日本。我提起這件事情其實是想說在處理這件事情上,日本警察的效率和專業,沒想到朋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我們完全不同。
他張口就問:“后來警察沒怎么著你們?”我先是一愣,不太明白什么意思。看我懵懂的表情,朋友接著問:“這要是在美國,你監護不利,會被調查,甚至被剝奪監護權的。”
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憑什么啊!”
“那是我的孩子,而且也不是我把他給扔了,是他自己跑了,還把我嚇死了呢!而且,我又不是美國公民,管得著嗎?”心中一時憤憤不已。
朋友卻說:“在美國,孩子不是父母的,是國家的,父母只是代為監管。如果不能履行好監護義務,自然會被剝奪監護權。”停了一下,仿佛知道我在想什么,他又加了一句:“不管你是哪國人,只要在美國,就得按美國的法律辦事。”
之后,我反反復復的在想這件事,發覺自己和那個澳洲的華人媽媽其實沒什么不同。嘴上雖然贊成美國的兒童保護措施,可內里確是實實在在的中國心。覺得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有事我比任何人都難過著急。外人不說安慰,還來懲罰我,憑什么呀!
原來從我們踏上美國國土的那一刻開始,我和老公就自動從親爹媽降格為保姆了。親爹媽是國家,我們只不過是照顧孩子的人。如果照顧不好,孩子的親爹媽自然不干,給孩子換個更盡職盡責的保姆不是很正常的么。
想到這里,我不覺好笑,有這么倒霉的保姆嗎?不僅不掙錢,還得倒貼錢。管衣食住行不說,還得負責教育,關注心理健康,甚至還得幫著發展興趣愛好。。。這可真是天下最累的,最得不償失的工作了吧!
那么,既然如此壓榨我們這些“保姆”,親爹媽又干了什么呢?
先來看看美國政府的教育投入,2015年,美國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為10240億美元,占到了GDP的6.321%。如果以人均水平看,大概是人均3170.28美元。這樣看好像沒什么感覺,我們來和國內的情況比較一下。
2015年中國政府的教育支出為26271.88億人民幣,占GDP的3.88%,人均支出為1910.68元人民幣,大概是美國人均水平的9.68%。
數據讓我們感受到了真實的差距,不過,在發達國家當中,這樣的投入也就是中等水平吧。
再來看看政府為保護兒童做了哪些事情。
都知道美國私人權利高于一切,但在孩子這個問題上,政府卻選擇了強勢干預。像我們都知道的電影《刮痧》中的父親,還有前些年因為不愿讓社工帶走女兒被擊斃的華人父親。這活生生的事實都在告訴我們美國對于兒童保護的嚴格。
寫到這里,我不由自主的想起那寫曾看到過的報道,被虐待送醫后,又被送回施虐父母身邊的孩子們;被吸毒的母親無視,活活餓死的姐妹。如果我們的國家也能如此嚴格的保護兒童的權益,這些慘劇是不是就都不會發生!
在美國,如果發現孩子有被虐待的跡象,所有的公民都有義務向當局報告。不光是針對家庭虐待,在尋找失蹤孩子的時候,民眾的力量也起了很大作用。
當一個孩子失蹤,警察會封鎖一切相關道路,然后向這個區域的所有手機發送消息,讓所有的人都能參與到尋找孩子的事情上。這個警報系統,到2015年已經協助警方找到了700多名失蹤兒童,成效顯著。
(美國AMBER系統自動向該區域居民手機發送失蹤孩子信息)
現在,雖仍心有不平,可終究慢慢接受了現實,畢竟,兒童保護不能只停在口頭,需要家長、社會和政府的共同協作完成。
在我國,兒童保護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不足,相關法律不夠完善。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關乎國家民族命運的大事,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盡快完善相關法規制度,保證給孩子們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