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蘑菇
接到班主任打來的電話時,我整個人都驚呆了。實在是不敢相信,現(xiàn)在的孩子居然這么早熟,老師告訴我,我上五年級的兒子居然和班上一個女生在擁抱,周圍的孩子還一直起哄,都吵嚷著:“親一個,親一個。”
可能是時代的進步,讓我們無所適從。本料想孩子高中才會出現(xiàn)的情感問題,居然在他的小學時代,活生生的擺在我的眼前。
沒有直接全盤否定,也沒有不分青紅皂白的講理,我在周末和孩子約定了一場“男人間的對話。”
我試探性的詢問:“你和你們班的學習委員玩的怎么樣呀?”(我事先從老師那里得知到那位女生是班上的學習委員)。
他仿佛有點緊張,卻故作鎮(zhèn)定的回答說:“還好。”
小孩子內(nèi)心的確純白如紙,不會說謊話,我一看就看出了問題。
我給他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我把自己在高中時候早戀的故事。從懵懵懂懂的喜歡,到最后的分離,用孩童能領(lǐng)悟的語言講述給他聽。
直接切入了正題,但是我也沒有告訴他老師向我交談的內(nèi)容。
看得出來他對此很感興趣,聽的聚精會神,不時還笑出聲來。
“現(xiàn)在我想告訴你的是,過早的愛情可能不是那么好。你現(xiàn)在還小,看不清未來,更負不起責任。”我這樣給他講的。
有了開頭的暗示,他已經(jīng)明白了我早已知曉學校所發(fā)生的一切,和我聊起了感情……
可能,在此之前我們都無法想象,現(xiàn)在的孩子都已經(jīng)如此早熟了。
我們一直以為學校是孩子凈化的港灣,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在時代的推進下,學校卻也成為了孩子內(nèi)心成長的催化劑。當班里的一個孩子偶然接觸到一些成年人的東西時,這些事物就會在班級這個壇子里面發(fā)酵,擴散,而大人們卻渾然不覺。
小孩子的好奇心顯然更重,他們對于那些成人的世界有著無限的渴望。
曾聽作為小學老師的朋友說道,班上6、7歲的孩子居然在樓道親吻。在我們看,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在如今卻的的確確發(fā)生了,這就不得不引起我們思考了。
記得一位兒童心理學家這樣說過:“孩子只是覺得模仿大人會很獲得更多認同感,而往往出現(xiàn)早熟的行為。”
可能他們對愛情似懂非懂,而為了獲得這種認同感,選擇了過家家式的談戀愛,孩子們不負責任,更是負不起責任。如果不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合理的教育,可能會釀成大禍。
就像花的綻放是魅力迷人的,愛情常常因為美好而令我們著迷。但是如果花開的時間不對,那么很難芳香四溢,比如許多花如果在寒流中綻放,那么就會經(jīng)不住嚴寒而凋零。
因此對孩子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我們?nèi)绾芜M行情感教育呢?
作為性教育的一種,情感教育也需注意方法,一股腦的否定過早的愛情、甚至不惜打罵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甚至養(yǎng)成扭曲的愛情觀。就像彈簧一樣,思想上繃得越緊,行為上反而會彈的越開。
相反,溫和的流露自己的想法,以共同欣賞一則早熟的故事的方式,或是將自己的早戀故事以孩童能理解的口吻講述出來,再配以溫和的說理,往往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可以說,如今的早熟已經(jīng)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范圍,小學四年級五年級,甚至更早的三年級都出現(xiàn)如此情況。而大多數(shù)的早熟都帶著模仿或是從眾的心態(tài)。及時向班主任了解情況是十分必要的。除了班主任,作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孩子了解情況。
不要直接質(zhì)問,這樣往往孩子會由于羞于啟齒或是畏懼而選擇撒謊。注意用聊天的方式引出話題,讓孩子將家長當做最信任的情感解惑人,有事敢說,有事愿說。
例如,我和孩子約定選擇在周日早上品茶聊天,既給了兒子那種做男人的滿足感,又能直接的了解孩子成長所面臨的問題與煩惱,方便我們解決問題,引導孩子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而培養(yǎng)與孩子的信任感就尤為重要。沒有信任,更別談孩子會向家長傾述。
而孩子信任自己的前提,就是我們能信任孩子。
交流與陪伴就是最好的表達信任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聊天能構(gòu)建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
時代在變化,經(jīng)驗可能會過時,在某些場合,家長就需要放下哪些所謂的經(jīng)驗之談,放下作為長輩的架子,把自己和孩子處于平等地位,才能展開心對心的交談。
早熟或戀愛,是每一個孩子成長之路必經(jīng)的坎兒,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培養(yǎng),而不是決定,管得了一時,卻管不了一世,把想法與觀點和孩子溝通之后,想必他們也能明白多多少少,也會在感情方面少走一些彎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