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妙黛
10月29日,李詠的妻子哈文發了一條微博: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仔細辨別了許久,才敢確定那是李詠,卻也不敢相信,毫無征兆的,李詠就這樣走了。
前不久還傳出他舉家搬遷美國的消息,網上還有罵聲。今天,這么突然的,這么突然的,就迎來了這樣的噩耗。
他才50歲!就這樣,帶著我們80、90后一代的回憶,帶著自己最愛的話筒,去了天堂。
我們還在惋惜李詠的早逝,卻發現他女兒竟然因此上了熱搜。一個還沒有成年的女孩,在承受爸爸去世的痛苦的同時,還要忍受無緣由的網絡暴力。
李詠生前,最驕傲的,最自豪的,就是自己的女兒。從聽到女兒胎動的那一天,他就開始給女兒寫日記,從來沒有間斷過。
他希望女兒出嫁的那天,牽著女兒的手,親手把自己交給她,告訴她爸爸有多愛她。現在看來,卻是不可能了。
當我們翻開往事,再回去看他們一家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個新的李詠,一個有愛的家庭。
爸爸媽媽教會她,笑對生活
翻開法圖麥的微博,沒什么新鮮的東西,都是記錄的一些生活。
網友噴的點是說:你爸爸都生病了,你還有心情發自拍?
其實我覺得這恰恰,反應了一個人的處事態度,我想那也是李詠言傳身教告訴女兒的一點,那就是:不管你遇到了什么,都要讓自己快樂起來。
在《演員的誕生》中,宋丹丹舉過一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真的生活,什么是假的。
說如果一個人問她,丹丹啊,你母親去世幾年了。她頓時表現的很悲傷,就要哭出來,那這就是浮夸,就是假。
而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她像日常說話一樣回答,我媽媽走了三年了,你說多快啊。
對于親人生病、去世,“標準答案”仿佛是我們應該永遠悲傷,但是畢竟生活還要繼續,我們還要繼續生活,甚至為了他們,我們還要活的更加精彩。
今年三月,法圖麥發了一條微博,是一張自拍。
下面有媽媽哈文的回復:憂郁的眼神。
想這樣的互動,幾乎法圖麥每一條微博下面,都會有媽媽的留言。
而哈文,則雷打不動的每天發早安微博。
這些都是發生在李詠在美國治病期間,這些能說明這個小女孩不好,不乖嗎?能說明哈文不愛李詠嗎?
不,這恰恰能證明,這是一個樂觀的家庭,他們在抱團快樂,他們每一個人,也在樂觀生活。
李詠是個非常幽默的主持人,他的《幸運52》,他的《非常6+1》,他的一頭卷發,甚至還有他的“大長臉”,都是我們一代人的回憶。
后來離開體制后,他主持《中國好聲音》,主持真人秀,主持網綜,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看到了更加開朗,更加活潑的李詠。
李詠說:人一生當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親,如果說一個孩子長大成功了,可能百分之二十是靠自己努力,但還有百分之八十是靠他爹。
他的樂觀與向上,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女兒,這個美好的家庭,也給女兒帶來了正面的成長。
對于這個16歲的女孩來說,我們真心希望,爸爸走后,她依然能樂觀的成長。
最好的家風,是爸爸愛媽媽
李詠和哈文是大學同學,也是初戀。當初李詠追哈文的時候,可謂費盡苦心。用李詠的話說,看長相就知道,他追了哈文多久。
兩個人的微博互動,很有意思。
有一段時間,李詠很喜歡用樹作為照片,發一下雞湯,哈文轉發并配文:跟大樹較上勁了。
這對夫妻的日常,就像李詠說的:我不把她當老婆,她也不把我當老公。
他們像是朋友,像是哥們兒,像是戀人,就是不像夫妻。
李詠是出了名的“妻管嚴”,他在有一次演講說:我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劈頭士”——劈頭蓋臉謾罵的人士。
她的經典句式是:“你若是我兒子,我一天不知要打你多少頓!”她一“劈頭士”,我馬上噤若寒蟬,絕不頂嘴。我怕她。
一個“怕”字,蘊含了多少愛。
我老公也很怕我,但是他經常說:我一個一米八北方大漢,一胳膊能把你甩五米出去,我怕你什么,不就是疼你嗎?
男人怕女人,說到底是不想讓你生氣,愿意用自己的低身段,換取愛人的舒心。
他們的相處模式,在女兒法圖麥眼中,就是最好的愛的教育。
有一次,李詠和哈文說覺得到了七年之癢了,于是提議,不如咱們各自去買一套睡衣,晚上背過身去,假裝身邊睡的是別人好不好。
李詠我正閉目陶醉無邊遐想,耳邊突然傳來怒喝:“走什么神兒呢?是不是又想哈文呢?不許想!”
這對夫妻的相處真的很有愛,這些點點滴滴,是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是他們對待愛的態度,也深深影響著女兒。
法圖麥在生活中,好不吝惜表達愛意。
給爸爸親手繡手絹,父親也給她最真摯的祝福:平平穩穩就好。
這些歲月靜好的畫面,是一個孩子的溫和從容,也是一個孩子認識愛之后的內心篤定。
爸爸的愛,是女兒最好的底氣
馬伊琍在《朗讀者》中曾經提到,父親的愛,是女兒最堅定的底氣。
這樣的底氣是說,不管我做什么,爸爸一定會相信我。不管我做出什么,爸爸也一定會站在我這邊。
心理學上講,異性父母對孩子影響重大,也就是說爸爸對于女兒來說,是心里“愛的雛形”,會影響到他們將來的幸福。
李詠對女兒的愛,身邊的朋友都知道。他曾經說:我女兒就是我的夢想。
在《超級演說家》中,李詠現場演說《致我的情敵》,間接表達對女兒的愛意。
他說:有了女兒后,看小伙子都不順眼了,覺得他們都配不上女兒。但是還是對未來的女婿,提出了幾點要求:
第一是健康,即使你未來的肩膀不夠寬廣,但必須要讓我女兒靠的踏實!
其次,你要聰明,聰明的人才會告訴自己明天比今天要好。
最重要的,你必須有愛,在你愛的人中永遠擺在首位的是你的妻子,我的女兒。
李詠和哈文是一對開明的父母,法麥圖曾在微博上曬紋身的照片,哈文和李詠沒有像很多家長一樣呵斥著說什么:小小年紀不學好,還紋身。
哈文回復:疼,而李詠回復了一張熊貓背影的照片。
這樣開明的家庭,讓這個小女孩懂得,不管怎么樣,爸爸媽媽都會愛她,她也不用害怕什么。
生活中,很多女孩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想法是“我爸媽知道了說我怎么辦”。
這樣的女孩,無疑是沒有底氣的,這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這讓她們遇到生活的雨雪后,不敢回頭,內心不篤定。
女孩最好的樣子,是明媚如陽光,敢于大膽笑,也敢于大聲哭,敢于戀愛,也不怕失戀。
她們的內心,是有底氣的,這才是對女孩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