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小胖 編輯|禾月
這兩天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出的通知,上了熱搜:
禁止就業性別歧視,招聘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不得以性別為由限制婦女求職就業、拒絕錄用婦女,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不得將妊娠測試作為入職體檢項目,不得將限制生育作為錄用條件,不得差別化提高對婦女錄用標準。
總之,不管是拍手叫好的還是潑冷水的,其實都在講一件事:
女性的職場之路,絲毫不遜于唐僧去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到處都是攔路的妖怪。
之前廣州日報上看到一則新聞。公司因為對一名女員工古某懷孕不滿,多番刁難,在懷孕期間安排其為公司門衛推拿按摩,還安排這名女員工坐綠皮車,從廣州到新疆出差,全程需要在火車上坐48個小時。
在女員工表明自己的身體不適合長途坐車后,公司以曠工為由解除了雙方的勞動關系。
說到底,就是女員工可以,但是懷孕的女員工,不可以。
沒有人愿意為你的孕期承擔成本和風險,員工,就是要招之能干,揮之就得走。
那么,職場女,你還敢懷孕嗎?
最近熱播劇《逆流而上的你》里,馬麗扮演的劉艾,在前任公司和老板鬧掰了,可是她不敢辭職,怕找不到新東家,可是一忍再忍,還是沒能留下來。
去找新工作,面試幾家知名大公司,卻受到了性別的歧視,公司看好她的能力,但是擔心她即將懷孕生子,還是放棄了。
劉艾總要賺錢,才能活下去啊。最終,選擇了一家小公司,活多錢少沒關系,能將就就行,可是此時,孩子卻意外流產了。
職場女性,懷個孕真不知道是喜還是悲。
可是,錢不能不賺,孩子不能不生,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女人啊,你忍忍吧。
很多人說,職場女人,你可以八小時搬磚,十八小時抱娃,家庭事業都完美,多好。
等你真到職場了,這些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站在家庭和事業之間的你,就是七上八下難平衡。
搬磚不能抱娃,抱娃不能搬磚,兩個都要,就得拿命拼,健康就付給了東流水了。
鄰居王姐是二孩媽,以前也是一個青春美少女,可這幾年早就被兩個孩子培養成了“老大媽”了。
大兒子7歲,小兒子1歲半,六年的時間,每天都是在圍著孩子轉。
大兒子要接送,小兒子要喂奶,兩個孩子能把家里弄得像地震災區一樣。
吃不上飯,睡不好覺,每天的生活都像打機關槍一樣,不停地“突突突”。
第二天,上班還要強打精神,絲毫不敢崩潰。拿了老板的錢,就要為老板跑斷腿兒。
這幾年,王姐說,自己一直行走在崩潰的邊緣。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妮-瑪麗·斯勞特曾經出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司司長, 她在《為什么我們不能擁有一切》一書中提出:無論女性如何努力,她們都不可能同時兼顧成功的職業生涯和圓滿的家庭生活。
多想回到十八歲,不用抱娃不用搬磚,無憂無慮,傻吃甜睡做個小女孩,多好。
職場女人不容易,有誰能真正理解呢?
身邊有太多的媽媽們,因為生了孩子,返回職場上不如意的了。
因為有哺乳假,領導的各種不滿意,調崗降薪,有的甚至沒崗可調。
有的甚至都返不回去職場了。
因為家庭,因為娃,你不能加班熬夜,不能隨叫隨到。
這本是社會問題,不應該讓職場的媽媽們變得這么焦慮,不是讓他們做出選擇,條條道路有阻攔,而是社會應當幫助這些職場女人們去平衡,去鏟除前方的障礙。
桑德伯格曾經說:“我們應該尊重那些處于勞動大軍中的女性、已為人母的女性、在家上班的女性、選擇不生孩子的女性,不管女性的選擇如何,我們都應該完全支持她們、尊重她們。男女之間應該擁有平等的權利。”
曾經年輕時,她們可以只身走天涯,可是有了家庭,當了媽媽之后,她們的路更難,有了軟肋,因為孩子、丈夫和家庭,都需要她們去平衡。
所以,職場女人們,這個時候更是需要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作為職場女的丈夫。
丈夫大大的擁抱來支持和理解,或許是對她們莫大的鼓勵。
汪小菲發過一篇微博,一句老婆的事業也是大事,引得無數人點贊。
他在真人秀里也提到過,希望大S有自己的興趣和事業,不想讓她把心思都放在家里。
這樣的男人,太少了。
生活里,很多男人說支持老婆工作,可最后都是嘴上說支持,身體卻在拖后腿。家里留下個爛攤子,女人還是每天做雙份工作,不被理解和支持。
人生苦短,女人工作任勞任怨需要你和他一起扛下去,需要社會和家庭的力量共同支撐她們走下去。
做人不容易,做女人更不容易,呼吁給你身邊的職場女人,大大的鼓勵和支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