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相比研究型大學的優勢是較低的師生比例。一個教授面對和負責的學生更少,所以學生與教授的互動更多,師生關系更近。每個學生都在教授的眼皮底下,學生不可能偷懶混日子,學術功底因此也更扎實。
那么,從學術和找工作的角度來說,親密的師生關系有多重要?我們通過了解學術導師(Academic Advisor)這一大學生涯中的重要角色來探討一下。
Q1:
學術導師的職能是什么?
學姐答
絕大多數美國大學會為每一位入學新生指定一位教授作為學術導師。學術導師主要的職責是引導學生的學術興趣,以及確保學生完成學校所有的畢業要求。
以波莫納大學(Pomona College)為例,大學有時是按學生的學術興趣,有時是按學生的課外活動興趣來給大一學生分配學術導師。比如,如果學生在入學時在申請表上表明自己對于化學感興趣,那么大學可能就會為學生指定一名化學教授作為學術導師。雖然學生的學術導師是一名化學教授,但學生并不一定要與自己的學術導師上課,也不一定要上化學課。因為學術導師的作用在于向學生解釋學校的要求和政策,以及幫助學生規劃學術生涯。
在每學期開學后和注冊下學期課程之前,學術導師通常會與學生一對一會面,與學生討論下學期該上什么課。
在大一、大二時,學術導師一般會鼓勵學生上不同領域的課,以探索自己的學術興趣,同時滿足大學的博雅教育要求。到了大三、大四,學生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專業,那么學術導師就會相應地確認學生理解所有的專業要求以及畢業要求,以確保學生能夠按時畢業。比如,應該上什么課來滿足學校的社科要求?學生應該什么時候確認畢業論文的題目,以及開始做畢業論文的研究?如果學生有意申請研究生或者博士項目,應該怎樣做規劃?
另外,如果學生有意在大三時去其他大學參加交流項目,學生也必須與學術導師溝通,征得學術導師的同意。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是導師不能解決的,導師也會把你指引到相應的大學部門,取得幫助和資源。
因此,學術導師可以說是學生在所有學業問題上的指路明燈。即使學生到了更為自由寬松的大學環境,也有人確保學生在正軌上,按時畢業。
//////////
Q2:
能換學術導師嗎?
有同學也許會問,大學剛開始選導師時,有可能會對自己的興趣了解還不足夠,如果后面發現自己對其它學術感興趣,能不能換一個學術導師,和他進行交流學習?
學姐答
美國大學普遍在大二結束時,才要求學生定專業。在經過大一和大二的探索后,學生會對各個學科研究的東西有更深刻的把握,也對自己的學術興趣會更加了解。學生在確定專業后,也許會想在自己的專業部門里找一位教授做自己的學術導師,以取得更專業對口的意見。
通常來說,換學術導師的手續很簡單,學生也可以隨時、無限次地更換學術導師。學生只需要取得新、舊學術導師的同意,并填一張簡單的表,向學校申請報告即可。
不過,學生也并不一定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里找學術導師。許多學生會根據其他因素選擇導師——也許僅是因為經常上這名教授的課,也許是因為想跟這名教授做研究,也許就是和這個教授特別聊得來,原因不一而足。
//////////
Q3:
有個熟悉你的學術導師,有多重要?
學姐答
在申請研究生和博士項目、研究基金、獎學金、助學金時,學生通常需要提交 2~3 封了解你的教授的推薦信。學術導師經過幾年下來對你的指導,會成為你很好的推薦人選擇。如果你額外還與你的學術導師上過課或者做過研究,那么他對你的了解將更深入,他的推薦信也將更立體、更有說服力。
在申請頂尖的研究生項目和獎學金時,來自教授的推薦信是舉足輕重的——當幾個申請者有相同或者差不多的考試分數的時候,一封好的推薦信就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有些時候,一封評價極高的推薦信甚至可以彌補學生其他方面的不足。
而對于計劃本科畢業就工作的學生,有愿意推薦你的導師、教授也將很有利。許多教授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教出了很多有影響力的學生。比如,如果你想進入電影制作行業,而你的導師或者教授本身就是該行業的泰斗、熟悉并愿意推薦你的話,當然可以為你求職帶來更多的機遇。
所以,師生比例低不但代表在學期間體驗更好,可以學習更扎實,而且在畢業后找工作、申請學校這些關頭,也會起到關鍵作用。
//////////
Q4:
文理學院導師 P.K. 綜合大學導師 都有什么不同?
學姐答
文理學院
綜合大學
美國的文理學院師生比例低,一節課可能只有15、6個學生,教授因此對每一位學生的關注度更高。在許多文理學院,學生和學術導師之間可能會探討學術以外的事情,變成亦師亦友的關系。許多導師都會主動問你初入大學是否有不適應,關心你在大學的課余活動,與學生探討畢業后的人生規劃。大學也會鼓勵教授與學生有更多的互動。
比如,在波莫納大學,大學每個學期都會給每位學術導師一筆資金。教授可以用這筆資金請學生去飯堂和咖啡廳吃飯、喝咖啡。而且教授不帶學生的話,他也用不了這筆錢,以此鼓勵教授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了解。
波莫納大學的各學科部門也會舉行各種活動,以促進師生在課外接觸,增進了解。比如,波莫納大學的哲學部門就會定期在教授家舉行晚宴、師生登山活動、師生冰球比賽等,不一而足。這些對你各方面、深層次的了解都將在幫助你的學術導師將來為你寫更有分量的推薦信。
而亦師亦友關系這一點在大型的研究型大學是比較少見的。我對此感受強烈。在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我的學術導師都會為每次的會面預留起碼半個小時以上的會面時間,而且學期中間會時不時發郵件詢問近況。
和最喜歡的哲學教授去登山
但是,大三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交流時,我的學術導師僅僅在每學期開始時,僅預留了十分鐘的會面時間,因此沒有進行過深層次的交流。因為這樣的交流頻率和長度,可以說在大型綜合大學,學術導師對他們學生的理解是相對膚淺的。可以預想,寫出來的推薦信很可能不如我在文理學院的教授生動和深刻。從這一點來說,文理學院的學生在追求需要推薦信的機遇時,會比研究型大學的學生更占上風。
親密的師生關系,將為許多畢業生繼續升學和求職的過程中提供方便。因此,在做文理學院和綜合大學之間的選擇時,師生關系應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考量。
總之,“學貴得師,亦貴得友”,人生道路上若有“良師益友”陪你一起成長,相信無論是在學業上、職業規劃上還是獲取更多有益于自我增值的機會上,你都能獲得不少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