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多么沉重又充滿絕望的字眼,孩子,多么美好又充滿希望的字眼。
沒有人愿意把這二者聯系在一起。
但是,死亡如同我們腳下的地球一樣,真實存在,每一秒都在發生,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誰都不可避免。
死亡這件事不會因為財富擁有的多少,智商的高低而拒絕到來,或早或晚,終有一死。
孩子遲早會面對父母死亡,這是一件殘忍的事情,但是比起孩子死在父母前面,似乎又好了一點點。
除夕那天,三歲的女兒突然問妻子,爺爺奶奶在哪里?
妻子愣了一下,告訴女兒,爺爺奶奶在天上,在很遙遠的地方。
他們在天上?是在星星上嗎?女兒繼續天真的問。
對,他們都在天上的星星上,他們能看見你。
他們都有翅膀,會飛下來看我嗎?
會的,你睡著了,在夢里就能看見他們了。
最終女兒抱著她的玩具娃娃,開心地睡著了。
我也想父母還在,能看到調皮的孫子和可愛的孫女,但是只能想想。
回憶起來,從小到大,父母含辛茹苦的培養我,大道理小道理教了不少,但是關于死亡這個話題,卻似乎從沒提起過。
父親離世那年,我25歲,母親離世的時候,我30歲。
總感覺父母的死亡來的很突兀,事先沒有一點征兆,幸好那時候我也不是個孩子了。
不過,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是不是只有父母的離世,才能讓一個孩子真正的長大?
我不知道。
時光匆匆,轉眼間七八年過去了,我的孩子也慢慢長大,新世紀孩子的思維方式同我這個跨世紀的80后顯然不同。
兒子有時候天真的說,我要發明長生不老藥,爸爸媽媽永遠不會老。
我告訴兒子,你慢慢長大,我和媽媽就會慢慢變老。
那老了以后呢?
老了以后,我就會死。我很平靜的告訴他。
兒子哇的一聲就哭了,我不要爸爸媽媽死。
我笑笑,拍拍他,別怕,我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兒子不說話,躲到被窩里,小聲的念叨什么,聽不清,大概又是什么我不要長大爸爸媽媽不要變老之類的童言無忌了。
和孩子談死亡,大概率是讓孩子感到恐懼和驚慌。
晚上翻微信朋友圈,有位多年沒見的高中同學發了個微信記錄,大意是兒子不愿意媽媽老去,愿意把自己的時間借給媽媽。(詳見下圖)
看了之后,感慨良多。
時間要是能借就好了,我也愿意借給我的父母。
如何告訴孩子死亡這件事呢?
或許自己好好活著,一直活到孩子長大,長的很大,就好了……
原創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