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五章有這樣一段話: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其中,“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钡囊馑际?,道德修養深厚的人,就如同初生的嬰兒。所謂赤子之心,即是心性純凈的本真心體。
嬰兒剛降生時,尚未食人間煙火,他還不知道世間有是非善惡,不懂智巧偽詐,心靈還未被世俗污染,無憂無慮,不懂人情世故與世態炎涼及人間疾苦的天真純凈狀態。就叫本真。
當人的內心生起“名、利、權、色”的世俗欲望,內心便有了貪嗔癡三毒的執念,就會生出智巧偽詐,于是,被貪嗔癡三毒污染的心靈就失去了本真的初心,人生的煩惱與痛苦也就開始生出來了。
所謂修心,就是深深地挖出你那顆被世俗的貪婪欲念污染的心靈,把你這顆污濁的、沾滿罪孽的靈魂好好擦洗,清除內心所有的污濁與劣根性,慢慢凈化它,修正它,重新找回它最原始的本性――本真。然后你的內心才會生出正思、正見、正行的精神能量,把我們內心善惡同體的惡的一面壓下去,不斷完善內心的自我,不斷提高心靈的精神境界,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德藝雙修,修徳是指品德修養,修藝是指學習各種文化知識與職業技能,才可以使你的心靈段位得到不斷提升,然后通達萬事萬物,再用你最好的品德去駕御你的才能,去入世,去做人、做事。
所謂悟道、得道,就是心性回歸到了生命本質的純凈狀態――本真。
“天之生圣人也,大抵以剛直葆其本真。”這里所說的剛直,就是道骨,道骨是通過不斷完善內在自我的道德修養而散發出來的一種精神力量,孟子叫“浩然之氣”,有道骨才能夠保持心靈的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