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講堂”節(jié)目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在文章右下角為我們點贊。微信公眾平臺將會把這檔正能量節(jié)目推送給更多朋友收聽!感謝您的支持!
《群書治要》是我國古代治政書籍的選輯。本書擷取五帝至晉代經、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內容涉及領導管理學、社會治理、國家治理、團隊運營管理等內容,自問世以來,就是唐代最高統(tǒng)治者的必讀書。
《論語治要》是《群書治要》的一部分,導讀嘉賓李毅多老師結合多年修學實踐為我們選讀之,把先賢的智慧與當今的社會生活緊密關聯,深入淺出,鞭辟入里,以如何為君、如何管理、如何運營、如何辨是非、判格局等為主題展開論說,為解決當代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提供良方。
每周二、周五,《中華文化大講堂》節(jié)目組邀請您一起學習李毅多老師導讀的:《群書治要》之《論語治要》的管理智慧。
尊敬的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xù)學習《論語治要》,今天學習《八佾·第三》中的如下章句——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居上不寬”,在上位者不寬厚;“為禮不敬”,舉辦禮儀活動的時候不恭敬;“臨喪不哀”,參加喪禮的時候不悲戚、不哀傷。這三件事情是孔老夫子難以忍受的。為什么唐代的魏征先生選擇這句話作為《論語治要》的內容,提供給唐太宗及歷代皇帝學習呢?
作為領導人經常要參加許多活動,可能剛開始還很認真,時間長了以后就有一種疲憊感,或者形式主義了。古代社會的禮儀祭祀、祭祖、祭天地日月星辰的活動,每個月都有。參加這些祭祀活動太多以后,可能慢慢就淡漠了。所以在這里,孔老夫子告訴我們:參加祭祀活動的時候要有恭敬心,參加葬禮的時候要表達出充分的哀戚之情。
哀戚之情是一種人性的體現。當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全家人都是很悲哀的。我們旁邊的人,雖然不是他的親人,心里也都是很悲傷的。看到人間苦難、生老病死轉瞬即逝,一個生命在人間又離開了。感覺到人生悲苦,感覺到親人離別之苦,感覺到人生事業(yè)目標未盡之苦。所以看見別人家里的親人過世,我們也會受到影響,也會由此引發(fā)對人生的思考、對離人的哀傷,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如果參加喪禮的時候沒有哀戚之情、參加祭祀活動的時候沒有恭敬之心,老夫子就難以忍受。一分恭敬,有一分福報。十分恭敬,有十分福報。一分恭敬,有一分的成就。十分恭敬,有十分的成就。所以恭敬心特別重要。
另外,在上位者不寬容,也是孔老夫子難以忍受的一件事情。我覺得這句話對于我們每一位居于上位者都要考慮。上位者包括的范圍其實比較廣泛,比如說在家中的父母對孩子要寬容;家中的兄長對弟弟妹妹要寬容;學校的老師對于學習不好的孩子、調皮搗蛋的孩子要寬容,不能一刀切,要根據他的情況幫助他;在團隊也是這樣,一個不寬容的人不能成為上位者,不能成為領導人。作為一個普通人,不寬容、嫉惡如仇、愛憎分明、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甚至偏聽偏信、小肚雞腸,影響的大概就是個人的生活、交往、工作。但是作為一個領導者,如果也有這些毛病的話,影響的就不僅僅是個人了,對整個團隊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對團隊里的每一個伙伴都產生重大的影響。尤其居于上位者,領導的位置坐的時間長了,就容易變得不寬容。所以孔老夫子專門把“寬”字提出來,要寬容。
中國古代社會,寬容的故事是很多的,很著名的一個故事就是管仲與齊桓公的故事。齊桓公,春秋五霸之一,是很有成就的領導人。當時,管仲和鮑叔牙兩個人是好朋友,一人輔佐公子糾,一人輔佐公子小白。后來,管仲輔佐的公子糾失敗了,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成功了,上位當了齊桓公。齊桓公要聘請鮑叔牙做宰相,鮑叔牙就說:“我推薦管仲。”可是管仲在幫助公子糾的過程中,曾經圍追堵截過當時的公子小白,是有仇的。但是,齊桓公為了事業(yè)、為了國家,聽取了鮑叔牙的建議,任命管仲為宰相,實現了壯大齊國、成為春秋五霸的目標。
宰相肚里能撐船,也是這樣的故事。三國時代,蜀國的丞相是諸葛亮,諸葛亮去世后蔣琬主政當了丞相。那時候,有一位大臣叫楊戲,蔣琬跟楊戲打招呼,楊戲不理他。旁邊就有人有意見了,說:“楊戲對于蔣丞相一點都不尊重。”蔣琬就講:“他這個人啊,就是這種性格。讓他當面恭維我,他做不來。讓他當面罵我,他也不想罵。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我。我理解他。”蔣琬寬容的理解,大家知道了以后就說:“哎呀,宰相確實不一樣,宰相肚里能撐船。”
我們也知道很著名的故事,有一個成語“負荊請罪”,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藺相如把和氏璧帶回國以后,國家對他非常重視,他是文官,把他的位置排得很靠前。當時,武官排在首位的是廉頗,廉頗聽到以后就很不高興,到處散播不滿的意見。藺相如知道以后,盡量避免跟廉頗見面。有的人就說:“藺大人,你的功勞那么大,國家對你那么尊重,給你的排位很靠前,你為什么老躲著廉頗,你是不是怕廉頗呀?”藺相如就說:“我國之所以不受到強秦的侵略,就是因為有廉頗這樣的老將軍護國。他很會打仗,英勇善戰(zhàn),保家衛(wèi)國,貢獻巨大。他在,我們國家就安全。他不在了,我們國家國力就會受到影響。至于他罵了我,這都是小事,所以我避免跟他發(fā)生沖突,不要使得我們國家產生內訌,大家團結一致守護國家。”藺相如講了這么一段話,廉頗聽到以后非常羞愧,說:“我僅顧及地位名利,不如藺相如看得深遠。”于是乎,他就身背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
在上位者要有寬容之心,寬容之心主要體現在哪里?人和人都是不一樣的。有時候,上位者很生氣,為什么團隊和部下不理解我?為什么不能解決問題?為什么不能積極主動去干活、配合,等等。作為領導者,有時候對下級容易產生苛刻的想法。有一些領導特別能干,對下級就比較苛刻;有一些領導不能干,不見得他的團隊就不行。因為在上位更多的寬容關心團隊、關心部下,關心他的成長,關心他的事業(yè),關心他的家庭生活。這樣的話,你給他機會,他就會很好的成長。不見得事無巨細要我們來管,或者很苛刻的要求部下。
我們也知道,人有智愚賢不肖,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長,各有各的短項。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上位者,就是因為心量要比別人大一些、德行要比別人好一些、才能要比別人高一些。所以,寬容是應該的,而不寬容、苛刻反倒讓團隊的每一個伙伴日子不好過。我覺得作為領導人,對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工作,要多給予關心和照顧,給他們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讓他們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也是屬于寬的一種表現。中國自古以來講:“嚴于律己,寬于待人。”這一點,在上位者、領導者的角度尤為重要。
今天的《論語治要》學習就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聽眾朋友的參與。謝謝大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