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帶兵”指的是仁慈的人不適合帶兵打仗。戰爭本身是殘酷的,若是統領士兵的將士婦人之仁的話,可能會使得全軍覆沒。善良固然可貴,但是在軍營中,規矩顯得更為重要,任何違反紀律的人都要受到嚴厲的懲處,絕不能因為心軟而不了了之,否則接下來就沒有人會聽命令,也很難凝聚軍心。
“義不養財”指的是一直注重道義的人,是賺不了錢的。古往今來那些會賺錢的商人都是逐利的,在他們眼里,利益是擺在第一位,在利益面前他們也顧不上什么道義了。反觀那些重視仁義的商人,正常都是賺不到什么錢的商人。
“善不為官”說的是官場爾虞我詐的事情非常多,若是你一味的善良,那么大家就會認為你這個人好欺負,這就是古往今來的官場生活。
盡管父母經常教我們要與人和善,可是在現實社會中往往都是老實人吃虧,我們只有將自己的底線亮出來,在觸及底線和原則的時候,給予反擊,讓別人知道自己也不是軟柿子,那么下次大家便不敢輕易得罪你。
“情不立事”指的是靠著感情難成大事,中國人的關系圈很廣很復雜,算來算去每個人都有裙帶的關系,若是你以親情作為自己處理事情的原則,那么不僅有失公平,甚至還會讓你的這些親戚越來越囂張。為什么我們不提倡任人唯親,也建議大家要做到“親兄弟明算賬”,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做什么事情,還是應該就事論事。
“仁不從政”指的是每個從政的人,其內心都不能太仁慈。仁慈固然沒錯,也是一個好品質,可是我們也要根據職業來區分,為官者過于仁慈就會顯得婦人之仁,也會讓人感覺到你這個人沒什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