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蒙古國的存在,有的人提出了成吉思汗可能不是內蒙古人,而是屬于“外蒙古”。然而在查找成吉思汗的歷史事跡時,更多的證據表明成吉思汗屬于內蒙古,即表明成吉思汗是中國人。
雖然說成吉思汗是少數民族,不論是他的外形還是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都與中原地區的中國人有著很大的區別,但是從根源來說,成吉思汗肯定是中國人。
成吉思汗戎馬一生,蒙古族在他的帶領下擴張領土,他的后代忽必烈更是統治了整個中國,建立了版圖遼闊的元朝,他們都是中國人。
對于古代統治者來說,他們為了將自己的事業長久地傳承下去,一般都會擁有多個繼承人,成吉思汗也不例外。
據歷史記載,成吉思汗時期蒙古國已經將版圖擴張到了亞歐大陸的大片地域,而成吉思汗在擴張版圖的同時,在每個地域都生下了自己的繼承人。
正因為如此,成吉思汗的后代人數眾多,很多年之后,擁有成吉思汗血統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有的人雖然算不上成吉思汗的嫡系,但也無法否認他們和成吉思汗存在血緣聯系。
在這1000萬的蒙古族人中,半數以上的人都是中國人。從傳統思想的角度出發,人們都喜歡留在家鄉,而成吉思汗的后人多聚居在中國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可見其與中國頗有淵源。
另外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則是成吉思汗死后被葬在了內蒙古,不過歷史上并沒有關于成吉思汗墓的明確記載,人們至今都無法確定成吉思汗下葬的所在地,但是用來祭拜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陵卻實實在在建立在中國的內蒙古。
蒙古族和漢族之間的聯系在元朝成立之后更加密切,雖然說元朝時期實行“等級制度”,蒙古貴族和中原人之間矛盾重重,但是雙方卻不可分割,已然成為了同一個國家的民眾,每當遇到外敵入侵的時候,彼此都會共同抗敵,十分團結。
即使是元朝滅亡之后,蒙古族也依舊是中國的一部分。清朝康熙年間俄羅斯入侵中國領土,當時的蒙古族與滿族及漢族合作抗擊俄羅斯軍隊,一同保衛中國。
不過,在清朝滅亡之后,蒙古族中出現了分歧,部分外蒙古貴族聯合沙俄企圖獨立。而當時的民國政府與其談判失誤,竟然與外蒙古發生武力沖突,當時的外蒙古統治者趁機宣告獨立,民國政府只能被迫承認外蒙古的獨立政權。
脫離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也意味著其脫離了中華文化。現在的外蒙使用的文字并不是原蒙古族的文字,而是曾經被廢棄的回鶻體蒙古文,從這個角度來說,外蒙根本不是成吉思汗的故鄉。
其實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只能說明他的母親在哪里生下了他,并不代表成吉思汗就是哪里的人。比如一位山東籍的母親在陜西旅游的時候因為意外將孩子生在了陜西,我們并不能說孩子就是陜西人。因為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回到了山東,并接受了山東的文化和教育,他理應是山東人。
正如成吉思汗,他的事業、他的后代以及他的尸身等都留在了中國,如果說他不是中國人,這并不符合常理。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難以復制,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蒙古國人,都十分崇敬這位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