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弓 · 主播丨涂山
抬頭,偶然得之,窗外,無風有雪。我的思緒隨之沉靜下來。我在思考:我到底在堅持什么?
從武漢到烏魯木齊再到北京,從北京到銀川再到成都,從成都到西安又到鄭州。半年間為了工作我輾轉各地。到處奔波沒有引發我的焦慮,反而倒讓我充實起來,因為我喜歡到處走走,不是為了經歷的豐富,而是為了讓自己靜下來。
六月的北京,還不算熱。但我在畢業、找工作等繁多過程中覺得熱燥難耐,心中時常有難以壓抑的激動、不舍與難過,畢竟我喜歡讀書的生活,通過讀書可以洗滌自己浮躁的心緒。同屆的同學在積極向外求索中都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相對于其它同學我是失敗的,畢竟在迫近而立的年齡我缺少必要的工作經歷。我的師長、同學也會時常提醒趕快找到一個工作……
屬人的自我
我到底在堅持什么?是一個深刻的自省話題?!拔摇钡膬r值屬性—我是屬人的自我。同時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又引入到對“人的本質”的思考,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于人能進行自覺能動的勞動生產,動物只是依靠本能尋求生存。人通過能動性的勞動,生產出來人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資料和精神生活資料,以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現實需要。勞動是人的本質,勞動在本質意義上應是“自由自覺的活動”。
人一旦進行生產活動,就面臨著兩種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對自然改造的能力受到生產力的制約,不僅在勞動者中,而且在勞動工具和勞動條件中體現出來)和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霸谄洮F實性上,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彼裕耸侨吮旧?,是在現實社會生活中進行生產實踐的現實的人。
區別于抽象概念的“自我”,現實中的自我具有創造社會歷史的實踐特質,是主體性實踐中自我意識觀念與行為表現的人的實在價值關照。
正如著名哲學家高清海老師提出的“人就是人”,在屬人的世界中才能真正認識到人,認識到自我與他者。但對于人的終極追問的哲學命題又是極其深奧的,其中關涉人的本質與人的本性、人的理性與非理性的合理表達、人的價值與合目的性以及人的道德追求與倫理規范等等理論難題,我無法清晰而深刻的把握。但對于自我清醒的關照認識可以通過深刻的自我反省而獲得一些光明。
我是善于進行自我審視的,這是我好靜性格深處最接近于真實自我的東西。我的反省出于我對我以往無知的認識。或許,會有類似感觸,每當看到自己青澀時的照片或筆記時,記起的總是標新立異、嘩眾取寵、渴望關注的少年往事,仔細品來,是那么的幼稚無知。
另一方面,在詳細閱讀經典著作后,總會有“世界這么大,我竟沒睜眼看一看”的悵然,我對于自我的認識固步自封,有點井底之蛙的意味。正是基于此,我真正開始了自我的反省,鉆研學術,試圖尋找最本質的自己。當然我也知道深刻的自我反省是動態的,不是從厚重的書籍中可以通透獲得的。
慶幸的是通過學習和實踐,我對于自我有了些總體性的認識。明白了我最擅長的是寫作,最難的是對事物進行選擇,這是我的弱點,不過我也在積極進行改變,不再逃避。簡而言之,我找到了自我,抓到了屬人的這一自我本質。
自我堅持的價值內涵
其次,既然我是屬人的自我,那么堅持對于我意味著什么?
堅持什么關涉人的目的性。人的目的性是人的基本屬性。人的行為表現、言語表達以及意識指向都有一個合乎自我理解的目的。人的勞動生產的現實指向就是生產滿足自身生活需要的物質與精神質料。
有了明確的目標,人的現實實踐就有了方向指引,無論何種目的,它的價值內涵都是與屬人本性相關聯的,這是人區別于動物進行無意識本能生產的根本內涵。
但隨著社會歷史的不斷推進和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的能動意識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人的功利性目的價值屬性不斷被延伸擴展。耳邊時常聽到我要掙大錢、我要當大官、我要當大明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們好像都在追求一種“大”生活,可是仔細想來,我們真正缺少的是“大格局、大氣度、大胸懷”即心系天下、包容天地的屬人的至善信念。
泛目的化的意識形態已經讓浮躁的人們不堪重負了,甚至成了我們獲取虛假人生理想的標桿,這是可悲的。質疑真實已經成為了一種思維邏輯,當代的年輕人急于推翻那些阻礙標榜個人價值的觀念體系,就有了“愈來愈脫離主流價值、離經叛道、急功近利”的年輕人。
價值多元的社會發展中,當然包容那些具有獨特價值觀念的主體,但問題是即使是那些獨特價值的本質內涵也應該是屬人的。
也許,有人會反駁,我要追求自由有錯嗎?追求屬人的至善內涵即自由,當然是對的,可是還得回到對自由的理解上來看看我們談的自由概念是不是一回事。自由只能在有限范圍內進行發揮,因為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的價值屬性也只能通過現實的社會實踐與交往中得到體現。
因此,問題的關鍵也就變成了活生生的人如何在屬人的社會中獲取自由。主體與他者的對立統一關系,只有在合適的社會環境中才能體現出來。
追求絕對的自由,是對自由范疇的曲解,自由是相對的。尊重別人,認識自己,依據個人能力去談自由并付諸實踐這是合理的。
自我堅持的價值內涵是主體性的自我對于某種價值理念或行為準則有合乎目的的內在追求和外在的實踐要求。堅持是人意志品質的體現,是人能動生命力的價值確證,是人理想信念的行為堅守。
從最高意義上來說,堅持的價值內容應該符合屬人的至善理念,也就是人的真、善、美等至高屬人價值所延伸出來的美好。對于具體的小目的、小目標并不作要求,但對于自我理想信念的堅持必須作出至善的價值要求。
理想代表著人獨特的能動意識,表征著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標志著人生而為人的價值屬性。人的理想追求充斥著人主動的生命律動,充滿著積極主動的生命力量。人的生命力正是具有改造現實,創造未來的能動性與可能性,才使其洋溢著人的光輝。
無論出于功利實用還是出于信仰理解,都有其獨特的目標價值。理想在其它人生目標中表現的更加純粹,更加具有現實性。
出于對人的價值或生命的尊重,基于對現實的追求探索或人生目標的實現,我們應該保持理想,保持信念,這是我們應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妥善解決社會生活問題的精神動力。在商品拜物教、資本拜物教等各種形式的異化關系中,如何保持內心清晰而深刻的寂靜,是當代社會課中必須掌握的內修能力。
最后,需要作出一個明確的回答了,我到底在堅持什么?我在追求一種清晰而深刻的自我認識,以及通透的人生體驗,我在堅持自己內心的純潔善良,也就是認認真真的去學習做人。
我希望自己慢一點,再慢一點,以便我能更好消化我的人生體驗,從而獲得充實的價值生活。做個有思想的行動派,認真體味,厚積薄發,深沉內斂,隨性自然,水到渠成。
前方,不遠或不近,一人而已;
行進,不卑亦不亢,一人而已;
反省,用行動力說話,行進到底,亦無所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