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
決定人之生命的因素,按重要程度分別是:命、運氣、風水、功德、讀書等。此言最早可溯至清代文康所著之《兒女英雄傳》。
所謂命,始見于西周金文。甲骨文的“命”和“令“是同一個字,本義是指發布命令,到了西周“令”疊加“口”分化出“命”。毛公鼎載,“膺受大命”,“大命”即天命,銘義即接受上天之命令,由天命引申出命運義。
所謂運,從辵從軍,始見于篆文。現代簡化字則以“云”替換了“軍”作聲符,本義為移動、運行;引申義為運轉、轉動等義。由運轉還引申出命運、氣數等抽象意義。
概而言之,命即是生命或性命,運是運氣即生命性命的運氣。生命有生死壽夭,運氣有盛衰窮通。命更多指自然性或先天性,即人所具有或可能具有的生死壽夭狀況及其結局、趨勢;運更多是指人的社會性或后天性,即人生經歷的種種方式、程度與可能性。綜合起來,命運包括了生死壽夭、盛衰窮通、富貴貧賤、禍福吉兇等等一切。
命和運的關系里,一般有兩層基本邏輯。其一,運來源于命,后天來源于先天。生命是先天之本性,人一出生便是一個固定之定值。命格愈大,說明你取得的成就可能會愈大,反之亦然。而運氣則是后天之變數,記錄著人生之起伏變化,運氣是通過自身努力可以調整之部分;其二,命運是一體兩面的,正如一個錢幣的正反面。
“命由天定,運由己生”。命由天定,一個人生于何時何地,生于權貴之家或市井之家,自己往往無能為力,這就是一種命。運由己生,運是一個人生命行程中唯一有機會可以把握住的點。
安娜伊斯·寧說過,“所謂命運,實際上是由我們的性格造就的。倘若我們勇敢地去探尋性格影響命運的過程,就會發現性格其實能夠改變,而命運就像我們手中曲曲折折的掌紋,總在我們手中”。
千百年來,中國人一直相信一個好的風水,能讓自己平步青云、大富大貴。于是,諸多人四處求神拜佛,為的是能祈求到一個好的風水命運。其實,命,與其算,不如改;佛,與其信,不如修。
人之一生,貌似可以通過學習、就業和婚姻等無數機會來改變命運。佛說,“唯有自度,才有他度”,靠山山會倒,靠爹爹會老,沒有人可以永遠幫助到你,也沒有人可以永遠陪伴著你,每個人皆須直面自己之人生。這世間最厲害的也是最可靠的改命之法,就是自己。
“世間憾事無數,唯有逆天改命”。人生往往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時運、國運、家運等因素的影響,把握或者改變,全憑自己。
生而為人,總有遺憾。或愛情、或親情、或友情......但人生的每一次遺憾,何嘗不是一次深度審視內心的機會呢?
所謂“逆天改命”,按照《了凡四訓》的說法,不過是自修之結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