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強行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掌控)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后退);或覷(xu和緩吐氣)或吹(急速吐氣);或強或羸(弱);或載(成功)或隳(hui挫敗)。
是以圣人去甚(極端),去奢(奢侈),去泰(極端)。
02
—
詩解
莊王滅蠟定臣心,
始皇無度損自身。
由來驕奢總敗人,
但求慈儉來修真。
03
—
悟讀
歷覽古今多少事,
成由謙遜敗由奢。
神器,原指祭祀天地神祇之器具。天下神器喻指國家統治權。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隨其性而不強為。天下萬物,或行隨、或覷吹、或強羸、或載隳,物性天然也,不可強為,不可強執,強為敗之,強執失之。故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經》中老子多次強調統治者須無為而治,順應自然,因應物性,希望統治者不好大喜功。
適度的,也許才是最好的。
“網開一面”之典故講的是商湯在田野見人捕鳥,四面懸網,勸捕者撒去三面,讓那些厭倦了生活的鳥飛入一面。勸捕者不可斬盡殺絕,留有余地。
儒家文化以“中庸”作為一個根本原則,為人處世,恰到好處。中庸之道與老子之去甚去奢去泰,異曲同工。
天下大宇宙,人身小宇宙。本章也是警示世人處世之道。
生命的意義,或在六字。
其一、爭取。
爭取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天上不會掉包子,掉下的往往是刀子。凡事凡物,須在努力。外王內圣,內外兼修。
其二、權衡。
權衡是一種睿智的人生智慧。滾滾紅塵,浮華萬千;取舍有度,應時而動;不忘初心,把根留住。“得其大者兼其小也”,把握了人生之大方向,方能一帆風順。
其三、低頭。
低頭是向偉大的生命妥協,是一種人生境界和修為。一個人,可以強,很難強一輩子。在強大的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唯有學會了低頭,才是真正成熟。
人,應該向自然學習,化育萬物,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胸懷天下之人,必有海岳情懷,容萬物,不極端。功不自是,富貴不驕,才高不傲。
《曾國藩家書》云:敗人二字,非懶即傲。庸人因懶致敗,高人由傲而傷。
人生有夢各精彩,
歲月無情須若谷。
君子如玉,精光內斂。真正的人生智者,才能達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