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曾有一起惡性犯罪事件廣為引人關注,那就是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藥家鑫,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后,把26歲的受害人張妙用刀連捅八刀致死。一轉眼這個案件已經過去八年。
這些天,看了柴靜關于藥家鑫的父母的采訪報告,里面提到在藥家鑫死后,他的父親藥慶衛曾開過一個微博,寫道,“藥家鑫的事情上,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平時管教孩子太過嚴厲,令孩子在犯錯之后,害怕面對,不懂處理,最終釀成大禍。”
藥家鑫,在被執行死刑的時候年僅21歲,他是西安音樂學院大三的一名學生。家教一直嚴厲,中學的時候曾經有同學把他的頭按著往墻上撞,事后他害怕父母指責,回家都不敢說起,也不敢回學校,怕再受到欺負。
有陣子他開始上網打游戲、逃學,作為懲罰,他的父親,整一個月把他關在沒有窗的居民樓地下室里,從外面鎖上。除了上課,吃住都在里面。當時藥家鑫是什么感受,他的父親并不知道,藥慶衛說“他沒有跟我交流,我們也體會不了他心里的斗爭過程,但是以后很正常了,他好了”。
但是,藥家鑫,真的好了嗎?地下室關押的陰影在一個孩子的心靈里面會留下什么,很難預估。
藥慶衛說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從來不鼓勵兒子,“他非常熱衷的事情,我都會打擊他,我就是不讓你過熱,我就想澆點涼水,不要那么過激”。他甚至背地里去找了教鋼琴課的老師,讓老師多打擊兒子,藥家鑫一直不知道內情,他曾經對父親說,”我上一次課,被打擊一次,越上,我越沒有了信心“。
藥家鑫,大學打零工賺錢買過一把電動按摩椅送給父親,但是父親收到了之后,只是說“我要的不是這個,只有一個要求,你掙不著錢,別問我要”。
這一系列的言語和行為,就是一種“評價暴力”,在藥家鑫的成長過程中把他壓得死死的,可以想象那一個月呆在地下室沒有窗的窒息感覺,在每一次嚴厲的負面評價時再次重現。這位父親,直到藥家鑫臨刑前的最后一次見面,才在這一輩子當中第一次說出來一句,我愛你。
當時,藥家鑫回應說,“你們好好活著,我先走先投胎,你們將來走了以后,下輩子,當我的孩子,我來照顧你們”從藥家鑫在執行死刑前的這段話,可以感知到,他是有著良知、有著感恩之心的孩子,但是為什么采取了這樣過激的行為?當他下車看到被害人在呻吟,他擔心她會記住車牌號碼,于是,為了掩蓋這一大錯,造成了更大的錯誤。
藥慶衛深愛自己的孩子,遺憾的是直到孩子走了,他才意識到自己認準的“嚴厲”的愛,“令孩子在犯錯之后,害怕面對,不懂處理,最終釀成大禍”。這種評價暴力,給自己的孩子,在成長中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惑,釀造了悲劇。已經過去八年多,兩家痛失子女的父母的痛苦卻是永遠難以平復。
讓我們重新來讀懂這種評價暴力,使我們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夠警惕這種暴力的發生。
其實在生活當中總是有一些人,他們沒有別的出息,感覺到樹立自己地位的唯一方式就是想通過貶低別人,來保證自己的自我感覺良好。當面對這種人的評價暴力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了,想清楚他憑什么來評價你,提醒自己絕對不要變成讓他人確認自身價值的工具。認清他對你的貶低性的評價,是想要利用你,來確認他自身的價值。當你看清楚這個層面,完全可以不去理會他。反而,你會從內心深處開始同情這一類人,因為他實在沒有什么值得去炫耀、值得使自己充滿信心的事物,所以只能通過壓低別人,來抬高自己。
還有一類人,你感覺到他非常優秀,十分有魅力。但是當你和他相處,站在他旁邊的時候,卻會感覺隱隱的壓力。他會采用一種漠視你的存在的態度,或者一些行動方面的舉措,例如說眼神、或者言語,來不經意地表達他瞧不起你,他其實不過是想營造一種他比你優秀的狀態。在這樣的情形下,你絕對不要自慚形穢。
每個人在社會中,必定有自己能夠閃亮自己光芒的那片天地,某個人在哪一方面非常優秀突出,可以暗自洋洋自得,這無傷大雅;但是絕對不可以成為他可以去貶低別人的一種身份地位。就離這類型的人遠一些,你要看到的是自己的價值,要讓自己更加閃亮,而決計不要被這類型的人,抹去了你的光芒。
“校園暴力的產生也是源于此,施暴者通過評價和貶低他人,讓自己的自尊心,得到飆升,還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獲得社會地位。旁人會仰視他們,認為他們很酷很強大很有趣,或者是對他們感到害怕。無論怎樣他們都想借此,提高自己的身份。施暴者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固定思維模式者,他們認為,有些人天生高人一等,而另一些人身份卑微。他們也都是喜歡評價他人的人。 ”
——卡羅爾 德韋克《終生成長》
有校園暴力傾向的人,解析他們的思維模式,就是如此。所以當你的孩子,如果遇到這樣子的暴力,一定要指導他如何面對評價暴力,絕不是去認為,如果有人通過行為和語言給了自己負面的評價、或者欺凌自己,就認為自己無能、感覺自己卑微。而是要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排除這種評價暴力。
絕對不要因為感覺他人拒絕了自己,或者在對自己評頭論足,就自我感覺糟糕。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對你的評價之上,這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體現。
孩子在成長階段,肯定是不成熟的心智,如果父母一直在使用負面評價,認為這才能夠激勵到孩子,其實是一種大錯。要在孩子取得進步,取得成就的時候,對他付出的努力,做出獎勵和鼓勵。當孩子偶爾成績不好,也不用一味的去打擊他,相信孩子,一次的成績,絕對不可能作為他一輩子的評估。我們自己本身在成長,我們的孩子的成長動力,應該比我們更足!
反觀藥家鑫的案件,我們也反思自己對于孩子的教育,是否也會采用“評價暴力”?反思曾讓你沮喪的一些人針對你的評價,是否屬于一種評價暴力?成年人,需要獨立的價值判斷體系,孩子需要我們去幫助他們。
走出“評價暴力”的陰影,你始終可以站得比那些試圖貶低你的人更高,也要幫助自己的孩子看得更高,和孩子一起在自信、自愛、互愛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圖片來自無崖子《此地無崖》公眾號
作者:饒慶松,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大成深圳家庭財富法律團隊領頭人、深圳大鵬戶外運動管理條例草案立法小組成員、前海自貿區法律匯編翻譯工作組成員。以其頑強毅力三次橫渡瓊州海峽,2016年作為第一名女子挑戰雙程橫渡瓊州海峽,徹夜橫渡堅持19小時12分鐘,游泳距離近50公里。公開出版物有《橫渡,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