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在資本催生下迅速膨大的瑞幸咖啡,如此迅速的赴美IPO還是令市場驚嘆。
作者丨苗弋
在資本催生下迅速膨大的瑞幸咖啡,如此迅速的赴美IPO還是令市場驚嘆。
美國時間4月2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了瑞幸咖啡提交的招股書。瑞幸咖啡申請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股票代碼為“LK”,計劃融資1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10月第一家試運營門店的落地,到遍布中國28個城市2370家直營店的鋪設,瑞幸咖啡只用了1年半的時間,其中快取店2193家,占據總店數的比例為91.3%;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累計交易客戶數達1687萬人次。
根據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報告,截至2018年年底,從門店數量和銷售咖啡的杯數這兩個維度,瑞幸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二,僅次于星巴克。
盡管開店迅速,但瑞幸的燒錢式擴張也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數據顯示,瑞幸在2018年的凈收入為8.4億元人民幣,凈虧損16.2億元人民幣;2019年截至3月31日凈收入為4.8億元人民幣,凈虧損5.5億元人民幣。
就股權結構來看,神州系仍占主導。其中,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持股30.53%為最大股東,創始人錢治亞占股19.68%,黎輝代表大鉦資本、劉二海代表愉悅資本分別持有11.9%和6.75%的股份。
備受爭議
2017年10月31日,瑞幸咖啡成立。
2017年年11月8日,錢治亞從神州優車董事、副總經理職位離職,離開了自己工作10年的老地方,正式擔任瑞幸創始人兼CEO。
在錢治亞的帶動下,亦或是神州優車老板陸正耀的默許下,一批神州優車的中高層員工紛紛跳槽到瑞幸,組成了瑞幸早期的創始團隊。
而瑞幸咖啡如今“燒錢”的擴張模式,也像極了當初神州優車的發展戰略。神州優車在新成立的三年時間里,總虧損金額高達70億元。憑借巨額的前期投入,神州優車成功抵御了滴滴的侵襲,在共享出行市場,獲得了一片立足之地,并且在2018年實現盈利。
自成立之日起,瑞幸咖啡就因為燒錢虧損的戰略而備受質疑。根據招股書,瑞幸咖啡需要更多融資,以覆蓋其逐漸擴大的虧損和加重的短期債務。
2018年12月,有媒體曝出瑞幸咖啡B輪融資計劃書,瑞幸咖啡在2018年前9個月,收入3.75億元,凈虧損8.57億元。
本次招股書披露了瑞幸咖啡真實的虧損數據。2017年、2018年、2019年Q1,瑞幸咖啡的凈虧損分別為5637萬元、16.19億元、5.52億元。成立兩年時間,累計虧損達22.27億元。
“燒錢”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搶占市場。為了完成這一前期戰略目標,瑞幸咖啡不惜采用補貼的模式來獲取客戶,并且不惜成本地進行大量廣告營銷,這也是瑞幸咖啡巨額虧損的重要原因。
擴張路上一路高歌,財務表現卻一片慘淡。公眾認為其“請一億人喝咖啡”、“買5杯送5杯、買2杯送1杯”這種“燒錢補貼+免費送咖啡+快速擴張”的路子行不通。
今年4月初,一條動產抵押信息顯示,瑞幸咖啡將咖啡機、奶箱、粉倉等物品作為抵押物,為4500萬元債務做擔保,市場人士將OFO與其做比照。
不過,也有人認為,目前瑞幸咖啡的擴張模式,正是沿用了互聯網企業的打法。不僅是神州優車,優酷、58同城、唯品會,這些互聯網公司在發展前期,都經歷了“戰略性虧損”,作為中國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的京東,更是在9年的時間里,虧損了180多億元。
在一片質疑聲中,瑞幸被貼上“燒錢營銷”、“補貼獲客”、“野蠻擴張”、“盈利無期”、“下一個ofo”等諸多備受爭議的標簽。
2018年12月,瑞幸線下門店突破2000家,2019年瑞幸的目標是總門店突破4500家。2019年,瑞幸如何甩掉這些標簽,如何在殘酷的咖啡賽道上突圍,從目前來看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資本游戲
2018年6月12日,瑞幸獲得A輪融資2億美元,投后估值10億美元;12月12日,再獲2億美元B輪融資,投后估值22億美元,投資方有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君聯資本、中金公司等。其中,GIC最為有名,素有“亞洲最大及最神秘的投資者”之稱,主要負責管理新加坡的外匯儲備,與大家熟知的淡馬錫Temasek Holdings齊名。
就在幾天前,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輪融資基礎上,額外獲得共計1.5億美元的新投資,其中貝萊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資1.25億美元,瑞幸咖啡投后估值2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貝萊德是星巴克主要投資人,是星巴克早期排名前三的股東,星巴克股東的介入也使得這次融資備受關注,被認為能幫助瑞幸獲得美國主流投資者認可。
此外,2018年10月,瑞幸咖啡在境外注冊瑞幸咖啡(香港)有限公司,有媒體猜測瑞幸將謀求海外上市;2019年1月7日,瑞幸更是聘請了在投行圈有豐富經驗的金融人士任職首席財務官;2019年1月3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錢治亞并沒有否認上市事宜。
創業一年多,資本寒冬里,瑞幸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A輪融資后,錢治亞還說過,除了股權融資之外,瑞幸同時還做了一些融資租賃、銀行授信的債權融資。
但值得注意的是,參與融資的投資機構,大多也與神州優車有著密切的聯系。
公開資料顯示,A輪的投資機構分別為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君聯資本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大鉦資本由華平投資前亞太區總裁黎輝成立,2016年1月,黎輝宣布從華平離職,并于當年4月加入神州優車,負責資本運作。
此后,黎輝還曾擔任神州優車的戰略委員會成員,這個委員會共有兩人,另外一人便是錢治亞。
愉悅資本則脫胎于君聯資本,二者都是神州優車的投資人,其中君聯資本還是神州租車時代的早期機構投資者。
公開資料顯示,在2018年7月完成A輪融資時,瑞幸在全國開了525家門店,估算下來,一家門店價值190萬美元。而2017年,星巴克收購統一集團在浙江滬地區運營的1300家星巴克門店50%的股權時,只付出了13億美元,一家門店的價值也才200萬美元。B輪融資時,按照瑞幸的估值22億美元和1700家門店估算,一家門店的價值已回落至129萬美元。
因此,有人判斷,投資人或將比照星巴克的市值給瑞幸咖啡估值。不過,兩輪投資機構基本上是同一撥人,這個估值是否有水分,是否經過第三方投資機構認可,還是有一些疑問的。
公開信息顯示,星巴克市值已經高達 800 億美元,一定意義上,有了星巴克的“幫襯”,在估值上,瑞幸咖啡有著很大的想象空間。
上海社科院互聯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曾表示,瑞幸咖啡成立之初目標就非常明確?!八麄儾⒉皇钦娴囊淖兪澜?,或者要創造一個新的模式,或者要去干什么。他們更多的是要玩一個資本的游戲?!?/span>
瑞幸咖啡的幕后大金主,天使投資人,以及錢治亞的前老板——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則說的更加直白:“咖啡這一仗打得漂亮,一氣呵成,炮火充足,星巴克的市值已經縮水100億美元了,如果星巴克給我們100億美元的股票,我們就不打了?!?018年7月12日陸正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
媒體合作:010-84464881
商務合作:010-8446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