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倆年疫情一直在反復,多數人的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很多人在居家工作,學生們也經常變為線上上學。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家長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更長了,于是難免會有很多的教育問題出現。那么在家里父母應該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呢?本文通過對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和事跡的講述來幫助家長提升教育理念和增加教育手段。
陶行知先生在戰亂年間,力排萬難建立了幾所學校,并且以當時的國情為基礎,創立了以生活為素材的教學方法,在民國初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實踐對中國后來的教育有很大的影響,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提出的四種精神一直被后世的教育工作者當做終身追求,即愛滿天下的大愛精神,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創造精神。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而更令人佩服先生的教育方法與理念的是他的這樣幾個教育實例,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來看陶行知,聊天的時候說起她的孩子把一塊新買的金表拆壞了,她非常生氣,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頓。陶行知聽了,連連嘆息說:“你打掉了一個愛迪生。”
然后第二天,他親自到朋友家里,帶上孩子去修表店看老師傅修表。他們倆個一老一幼站在老師傅那里,看修表看了一個小時,花了一塊六角錢修理費。陶行知深有感觸地說:“鐘表店是學校,修表師傅是老師,一元六角錢是學費,在鐘表店看一個多小時是上課,自己拆了裝,裝了拆是實踐。做父母的與其讓孩子挨打,還不如付出一點學費,花一點功夫,培養孩子好問、好動的興趣。這樣愛迪生才不會被打跑。”
我們好多家長喜歡簡單粗暴的方式,孩子哪里不對了就打,不會去發現孩子這些看似錯誤行為背后的積極面,加以引導。從而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否定自己,發揮不出應有的潛力。這種教育方式是陶行知先生最反對的,他認為家長應該努力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并用生活為素材充分培養孩子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使其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陶行知先生認為打罵并不是一種教育方式,他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就身體力行,把引導疏導作為自己教育的原則。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有一個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
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在那里了。先生就掏出一顆糖說:“我叫你來,我遲到了你準時,這顆糖是獎勵你的。”接著又掏出一塊糖說道:“我叫你停手,你停了,說明你是尊重我這個校長的。”隨后又掏出一塊糖說:“我了解到你用磚頭砸那些人是因為他們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再獎勵你一塊糖。”
說到了這里孩子已經泣不成聲,向先生保證今后不會再犯這種錯誤。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說:“你已經認識到了錯誤,我再獎勵你一塊糖,我們的談話也應該結束了。”
xihuanxinli
熙桓
心
語
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能在教育實踐中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無疑是他的教育智慧的功勞,這也正是我們當今一些火急火燎的家長所需要的的,不管是教孩子知識還是教孩子做人,我們為人父母的切記不可只視拳腳為法寶,應該依據實際情況運用教育智慧循循善誘,把孩子培養成對家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