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人的念頭可以打磨嗎?一念起,如玉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個樵夫上山砍柴之前,他會不會安安靜靜磨一下自己的斧頭?一個演員簽約接到劇本,他會不會認認真真琢磨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一個姑娘去找一個少年約會,她會不會用心打扮一下自己?……
一個人的起心動念,可不可以像頂尖狙擊手一樣精確?讓想法漂亮而有生機?
多數人會習慣性認為,念頭就像“夢幻泡影”,即生即滅。天大的笑話!念頭可以像埋在地上的化石,一埋上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往最短說,人6歲時的一次委屈,到60歲也未必能釋懷。
如果你曾經有過靜坐冥想的經歷,你就一定體會過,人內在的很多疼痛,已經很古老了,CT都掃描不出來。
我們通常說某人動了一個念頭,其實是“老”念頭了——之前的念頭衍生的念頭。換言之,你此刻的想法,就很有可能是童年時期弓箭射出來的“創傷”箭頭,它攜帶了你對于過去的經驗和記憶。
人對自己的念頭有覺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由于你的念頭決定了你將召喚什么模式前來,你仔細留意自己所要的是什么,比起思考自己不要什么來得重要。
另外,你也不可能因為抗拒或憎恨所求之事的反面,而得到所求之事。比如,你討厭貧窮的生活,并不會讓你變成貴族。
任何的思想都帶著能量。你把焦點放在什么地方,你就會活在什么地方。你越喜歡富足的感覺,你就越能清楚感知那種能量并召來身邊。
積極、正面的思考方式,并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
毫不夸張地說,江湖上能做到自我覺察情緒是正面還是負面者,寥寥無幾。為什么?因為我們生命經驗里太多欺騙、入侵和破碎,從未被修復。
一個經常使用右手寫字的人忽然被要求使用左手,就算寫一個字給50美金,也會有諸多不適。更妄談積極正面的思考?有人一輩子就沒有積極正面的思考過,終其一生都活在恐懼和惰性里。
讓一個人心里慈悲喜舍鋪滿陽光,這需要精確無比的訓練。誠懇一點講,這不會比生孩子更容易。如果積極正面思考那么容易,張國榮怎么舍得從榮華酒店24樓跳下去?
儒家講“正心、誠意”,佛學強調“正思維”,就是要隨時覺知,隨時清理。不要說身處春秋亂世,像我這種生在太平盛世的家伙,每天也都會莫名其妙冒出來無數齷齪和骯臟的想法。好不容易克制按捺下去,它還會全副武裝沖到你夢里勾引你,通緝你,逼你就范。
但是,你也無須因為自己負面的念頭而自慚形穢。你對負面念頭的愧疚和嫌棄,只會助紂為虐這些負面的想法。怎么辦呢?你可以將這些消極的念想當做是一個迷路的異鄉人,然后朝它笑笑,告訴它一條更光明的道途。
所謂“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如果你覺察到自己又在心里竊竊私語說,“我怎么這么倒霉?”你可以換一種方式捫心自問,“這是要讓我學習什么呢?”
倒霉也是會上癮的。所有的倒霉都經歷無數次的訓練。每一個倒霉蛋都在拼命捍衛自己的倒霉。
加拿大北極地區。勇敢的女人們會在零下20攝氏度的天氣里,去到冰面下的海床上搜尋“貽貝”做食物。敢于鑿冰下到海床去的女人,首先要準確把握退潮的海水何時回潮?更要命的是,當海水回潮時整個冰面會上升15米,會不會將洞口堵死?
如果一個北極母親因為大大咧咧感知粗鈍而淹死在冰面下,她身邊的孩子們會如何冥想“貽貝”?她們是感念母親學藝不精?還是感慨生活不易?
一個人之所以歷經數年在其領域堪稱高手乃至封神,到底哪里高了?至少有一條,就是他念頭干凈,有的放矢萬山無阻,念念分明別無他念。
04
人積極正面的想法經由訓練,就越有力量化念想為實相。
這世間有諸多非凡的利器,可供我們學習如何以更正面的方式思考。比如光;我們是否可以讓自己的念想散發物質界的光芒?
你也可以嘗試將那些負面的畫面擦掉或是清理掉,然后留出來更多正面的空間。具體比如清理掉怨懟、委屈或是悲傷。
現在呢,抽個時間,去留意一個你渴望擁有或相遇的東西。
A、你能否將它準確描繪出來:能量足否?渠道通否?精神定否?
B、你能否將它清理到足夠純凈:見脈絡否?見質地否?見生機否?
C、你能否用你的“配得感”將它沐浴到太陽一樣的光芒里面?
D、你能否清晰聽聞到某種力量以極其優雅的聲音念誦給你聽,并斬釘截鐵給到你不容置疑的承諾?
E、你能否讓它歷歷如在眼前,就好像你身臨其境,摸到、聞到、看到、感覺到?
如果你可以做到這5步,不管你渴望的是上帝還是姑娘,你都可以與之相遇。
當你的念頭都是正面積極干凈純粹的,并且像一棵枝繁葉茂根深蒂固的樹,沒有什么是不能實現的。
訓練不是重復,訓練是進化。當你魂牽夢繞欲罷不能,當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訓練,你的感受力就會慢慢開啟,你就會逐漸抵達實相。
有一點需要提醒:有時候你跟某些人相處,他們的恐懼和猜疑會丟給你一些負面念頭。如果你能夠留意到這種情況,你就要提醒自己,這只不過是有人在電梯里放了個屁,臭到了你。
另外,一大群人的“集體意識”也會影響到你。
比如你去到日本,大家都在鞠躬,你也會跟著鞠躬。你不經由訓練,就很容易將別人的念頭當成是自己的。
一個摩拳擦掌的職業經理人,若非久經磨礪,很容易就會被三五個心灰意冷的公司元老搞到鎩羽而歸懷疑人生。
碰到像我這種低情商的人,“去你媽的!”該干嘛干嘛去,想要魔考自備輪椅。不要迷信元老,元老之所以叫元老,就是他們沒有CEO篤定。就這一條,窮其一生,了無生機。
人的念頭里其實太多“古代”的元老。普通人容易跟“魔”比較親,對“神”有一種質疑。老舊的觀念和經驗最易牛逼哄哄沖出來對你指指點點。
而真相是:每一秒都在動,都在翻滾和折疊;每一秒都不同,都有N種可能。
人的念頭,像細胞一樣蹭蹭蹭在生長。如果你足夠有覺知,你就會發現,念頭的成長也很美麗。就像綠蘿一樣,第一眼和第二眼,不一樣。未來是什么?未來就是長大了的現在。而現在,就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嬰兒般的念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