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我就是本源”這一綱領,只是一種溫和的開示,一個人欲得受用,還需要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千萬不要誤以為念頭是你的,你就有辦法。
真正讓你無所適從的正是你的念頭——你的念頭創造了你的實相,也障礙了你生命的純粹。
比如說一個人坐過牢或是離過婚,你會怎么看他?他自己又會怎么看自己?
再如一個人先天特殊或是后天殘疾,你會怎么看他,他自己又會怎么看自己?
如果你讀過《西游記》,一定曉得花果山有個猴王,身邊好多猴。那么,你是猴王,還是猴?當然,你或許會想當然地自封猴王。
可是再看看你人生的履歷,你猴什么屁的王?你半生走過,全給“小的們”給攪黃了。
你愛上了什么人?做了些什么事?住在什么地方?你確定那真是“猴王”的你嗎?
你明明喜歡紫霞仙子,一轉身你跟唐僧走了;你明明知道“我就是本源”,你偏要去西天取經;你明明喜歡水簾洞,卻偏偏被壓在了五指山……你猴個什么毛的王?
或許,你的恐懼、惰性、匱乏、混亂和低價值感更像是你的王。因為它讓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06
你對自己還好奇嗎?
當你見到沙漠里的鎖陽,深海里的飛魚,太空里的星辰,你是怎么扒拉自己的?
我的意思是說,當你對造化嘆為觀止的時候,你投入了多少熱情和精力去觀照自己?
你正視過自己的才華和天分嗎?你留意過自己的心動和熱愛嗎?你訓練過自己的夢想和念頭嗎?你清理過自己的雜念和惶惑嗎?你療愈過自己的戒疤和創傷嗎?……
你有可能什么都曉得,就是不曉得自己為什么會痛風和腰疼;你有可能去過很多地方,可是你的內心深處四面楚歌風聲鶴唳;你有可能見過無數大咖牛人,可是你的生命脆弱枯朽不堪一擊……
好奇,是你跟宇宙合作最基礎的誠意。你對自己都已經不好奇了,你怎么能進入“不可思議”和“法妙難思”?
好奇,是你創造奇跡之旅最肥沃的土壤。你對自己都已經不好奇了,你怎么能進入“無中生有”和“心想事成”?
不管你多大的本事,不會超過好奇。某些翻譯佛經的人將佛陀說的“奇哉”翻譯成殊勝,可是他們活得一點都不殊勝。佛經越來越皮實,生命越來越單薄。
你試試對自己好奇60分鐘,看看會發生什么?你再試試對一篇文章好奇60分鐘,看看又會發什么什么?……
如果你的念頭有一雙好奇的翅膀,你可以創造任何你想要創造的事物。
07
有一回,我正在看一部愛因斯坦的紀錄片,看著看著就走神了。就感覺身邊的一切東西,都像蜂巢一樣全是洞,被一種叫做“能量”的東西串聯起來了。
物質是能量的不同演繹形式吧?財富也是能量的不同運作模式吧?那么,富足或有錢,到底是什么?
一個人跑去上班,月底開餉,幾秒種就數完了,這是“可思議”的能量,我們將其稱之為解決了問題,創造了價值。簡稱“有意識”能量。
換一個人,他除了干飯,什么也不用干,生下來就很有錢,這叫什么?這叫“不可思議”能量,我們將其稱之為命好,福報大。簡稱“無意識”能量。
那么,一個人想要有錢,干一個“福報”足夠大的事兒就完了。問題是干什么事“福報”足夠大?我對這個事情就特別好奇。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