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小學好習慣,中學好性格。一個情緒積極,樂觀向上,謙虛好學的孩子,上了初中后,適應起來會很快。思想成熟的孩子會及早確定目標和理想,因為有了動力,學習也變得很積極。
還要澄清一個誤區,很多家長認為,上了初中,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了,就要求孩子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標準。其實,那是不可能的。每個孩子的家庭、學校、社會的環境是不同的,他們儲存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這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形成了,所以,不可以對孩子有過分的要求。
至于要不要陪讀,該怎樣陪讀,對于從小學剛剛升入初中的孩子,家長還是要下工夫多陪孩子。看孩子作業寫得怎么樣,但不要妄加評論,好壞讓老師評論。要表現得內緊外松,表面上對孩子說教少,但實際上要多觀察孩子任何細微的表情和語言,然后策略地去幫助他,該繞彎時就要繞彎。尤其是多了解他對老師的態度。隨后,慢慢學著撤退,不再陪讀。
家長與老師的有效溝通也是必不可少。家長在找老師之前,一定要想好說什么,簡潔明了,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切忌和老師展開車輪說,反反復復說一個問題,這樣既耽誤老師時間,也容易引起老師煩。要告訴老師,在什么情況下,孩子適合嚴管還是表揚,早點和老師溝通好。盡量少說孩子的缺點,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
另外,家長要多向其他優秀家長學習,不是素質高的家長就是優秀家長,凡是謙虛的家長,肯吸納別人優點、改變自己不恰當教育方式的家長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