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源于振動的一致與否。不要去尋找立竿見影的結果,努力尋求情緒、態度和情感的提升。良好的感覺就意味著你已達成振動一致,一切自會隨之而來。這是不變的定律。”
——亞伯拉罕
一生感覺良好或是感覺糟糕,兩者自然有天壤之別,這點相信每個人都深信不疑。問題是:周圍的世界一團混亂,負面信息比比皆是,我們到底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感覺呢?
這里介紹一個適用于大多數人的小技巧,就是采取行動,將自己從低能量的狀態轉化到高一層的狀態。一旦意識到自己在想一些負面的想法或者感覺糟糕時,要下意識地改變自己當時的振動能量。我們都知道,不管這種負面情緒多么微弱,它仍然可以吸引數倍的負面結果。而另一方面,一旦你的感覺有所好轉,那么之前的負面頻率也會消失無蹤。
大多數人習慣于悲觀地看待周圍的一切,這是一種條件反射。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不佳的情緒會令周圍環境的境況更好嗎?絕不會!相反,感覺糟糕只會讓你陷入更多的焦慮、絕望和壓抑中。
我們有很多的選擇。你不必總想著那筆沒有談成功的生意,錯失的晉升機會,手頭拮據的現狀,轉身離去的愛人以及任何讓你感覺情緒不佳的事物,因為它們只會讓你處于能量指導系統的底層。你可以選擇切換到那些讓你感覺愉悅的事情上。一旦你意識到自己已遭遇負面情緒,趕快提醒自己去想一些令你釋懷的其他情景。當然快樂不會呼之即來,這和“吸引力定律”的運行機制有關,因為你之前一直想著不開心的事情,你的大腦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轉到開心的事情上。不過這沒關系,我們也不奢求立竿見影的改變。但是卻要注意兩件事:第一就是不要試圖去控制或者抵制自己不想要的東西;第二就是你情緒的一點點好轉,都會使自己的情感指數上升一級,而“吸引力定律”的神奇力量會助你一臂之力,讓你的意識更上一層樓,使你想法和感覺與你內心真實的渴望趨于一致。
其實你要做的就是盡力釋放自我,去除負面的思想,與此同時,你也就提升了自己的振動頻率,然后吸引類似的振動。每一次這樣做之后,你都會如釋重負,化壓力為動力,然后不斷地上升,為進入更高層的情感做準備,循環往復。
當你明白你可以通過控制思想來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在整個過程中讓自己能夠與更高層自我達成一致之后,你不僅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緒,而且人生也會充滿快樂,你不覺得這一切都很有價值嗎?
你所關注的必將成為現實。不斷地用一些苦惱的問題來折磨自己,整天想著搞清為什么會這樣,誰是罪魁禍首等,只會讓更多更大的煩惱產生。情緒不好時所做的一切只會引起麻煩。請用心謹記這個睿智的道理——只有你改變自己的感覺,一切狀況方會有所改善。
要永遠想著最開心的事情。不要坐等令人開懷的事情出現,自己去想一下怎樣讓自己開心。馬克·維克多·漢森(Mark Victor Hansen)和韋恩·戴爾(Wayne Dyer)建議我們可以這樣做來甩開負面情緒:下一刻我一定會很開心。但更好的做法是:“我現在一定要開心。”即要有意識地將負面振動轉變到積極的振動。
消極的情緒是人類最懶散的陋習,而新的習慣則要每天嚴格的自律、約束及不斷的注意方能形成。一定要每時每刻都訓練自己尋找最好的感覺,對自己說:我現在一定要開心!然后自問有什么能讓你馬上開心起來。你的情緒必將改變,發出的振動就會和自己的夢想和諧一致。被激活的快樂思想會讓你很開心,哪怕它時間很短,也許只有一分鐘而已,但是它仍然會轉變你的人生。因此,從現在開始一旦碰到任何壓力就對自己說那句神奇的話:我現在一定要開心。大聲地對自己說出這句話并用心投入,一定會走出當時的壓力狀態。一旦你開始感覺糟糕、焦慮或者憤怒時,要馬上進行思想轉變。你需要的是轉移注意力,這里幾秒或那里幾秒,結果便水到渠成。你所需要的僅僅是16秒鐘!記住:只需要積極的思想或者愉悅的感覺持續16秒,就可摧毀一個負面的念頭。
改變自己的情緒
人生在世,每一天的情緒都是由你自己選擇的。你可以通過三個步驟去改變自己的情緒,并逐漸養成一個新的習慣——當自己陷入悲觀時,所能做的就是轉變到樂觀一些的想法上。有一些策略可以幫助自己去轉變,但是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以下的三個步驟。
步驟1.承認
第一步就是要意識到自己跌入了低水平振動的情緒中。這些情緒讓你感覺糟糕,所以很容易就可以辨認出來。不要忽略自己體內的能量指導系統發給你的信號。處于情緒低谷的人一般都是悲觀的,他們因缺乏自信而常常不能如期完成計劃,各種麻煩令他們不勝其擾。他們不會關心自己的健康,而且對鍛煉身體缺乏興趣。他們易怒、時刻怕受到傷害、多愁善感,而且疑心很重。
步驟2.選擇
人是有決策力的——也就是說人是有權利自由選擇的,因此你必須做出選擇讓自己感覺良好。多想想讓你感覺良好的事物。記住,一個小小的轉變就可以擺脫之前的負面思想,啟動吸引程序,將一個又一個快樂的思想吸引過來。這是一個淺顯的道理,對嗎?
步驟3.轉變
對自己說:我現在一定要開心!不管你的負面情緒多么強烈,只要你實施上述兩個步驟——承認、選擇,轉變就會很快實現,你的振動頻率也可輕松地提升到更高層次,促進自己目標的實現。
10個改變自己情緒的策略
1.與人為善
“無論是對人慈悲,還是對己寬厚,都具有最強大的改變力量。”這是人類意識地圖(Map of Consciousness)的創始人以及潛意識行為測試導師大衛·霍金斯博士的一句名言。慈悲為懷,善待他人,自然不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不會遭遇抵制,更不會感到失望和絕望。更主要的是,這樣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增加你的能量。而要達到最強大的能量,就不能有私心,或是期盼任何回報。有時只是件小事,卻意義深遠。
在這個“同質相吸,同頻共振”、“物以類聚”的宇宙中,我們會將自己所發射出去的信號吸引回來,而我們往往都不會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回報。也許今天我們善意地對待一個電梯工,一年后就會在荒涼的高速公路上受到一個陌生人的幫助。別怕吃虧,在這里吃的虧,一定會在其他方面得到回報!事實上,思想或行為上的轉變會增加自己積極的吸引能量。人的自我提升就好像銀行賬戶一樣,區別在于不能隨便提取,而需要一定的契機,到時候一個微妙的能量場會啟動賬戶,這個賬戶里的“資金”就會釋放出能量,回流到我們生活中。
我喜歡四處旅行,但很少買紀念品。我會用相機記錄下那些具有歷史名跡,或是老房子以及當地的民風——尤其是那些臉上盡顯滄桑卻充滿智慧的老人以及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我前面說過我很少會買紀念品,那是指很少為我自己購買。如果到國外旅游,我確實會買點東西。同行的伙伴會問:“給誰買的?”我總是回答:“我也不知道。”這些都是買給陌生人的禮物。如果對方跟你不是很熟,他們收到你的禮物會特別驚訝。幾天前我送了一個印度手鐲給賣菜的小女孩,她拒絕收下這個禮物,我費盡周折才說服她收下。第二天,她熱情地跟我說聲“謝謝”,并說那個手鐲非常漂亮,她非常喜歡。聽到這些,我的感覺非常好。
有時善舉可能只是舉手之勞,但因為它和我們內心最高的欲望相一致,所以對于一個有思想的公民而言,相比任何講座,它更有號召力。
2.聆聽勵志的音樂
在此,我要聲明一點,當今大多數的音樂發出的能量很低,也就是說這些音樂會削弱人的身體。肌肉測試或潛意識行為測試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很多純說唱音樂、許多鄉村音樂和西部音樂、重金屬音樂及電子音樂(我覺得這不算是真正的音樂),都會發射出負面的能量。可能你很喜愛這些音樂,但其實它們只會削弱你身體的能量,影響你的健康。而古典音樂,比如巴赫、貝多芬、莫扎特以及其他偉大的音樂家譜出的音樂,發出的能量很強,也許你并不喜歡,它們卻可以增強你的能量。新紀元音樂(在1970年代后期出現的一種音樂形式,原本的用途在于幫助冥思及心靈的凈化,但后期的創作者不少已不再持有這種觀點。它并非單指一個類別,而是一個范疇,一切不同以往、象征時代更替、詮釋精神內涵的改良音樂都可歸于此內,所以被命名為New Age Music)也是激勵性很強的音樂,比如海浪和海豚奏響的經典樂曲“天賜恩寵”(Amazing Grace),以及為救援非洲饑民美國群星聯唱的“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
3.創造性的觀想
運用你的想象力可以調整自己的情緒。閉上雙眼,想象著自己的目標已經成為現實。想象自己渴望的一切都在這個3D世界中成為了現實。宇宙會回應你發出的振動,所以如果你感到“富有”,那么就會吸引“富裕”。我在《遠大目標》(Super goals:How to Get What You Want Faster Than You Ever Imagined)這本書中詳細描述了如何想象的細節。
4.彈出你的負面情緒
這個策略聽起來有點奇怪,卻行之有效:把一個橡皮筋套在手腕上,每逢自己有負面的情緒或者想到一些讓自己生氣、挫敗、絕望或悲傷的想法,拉一下這個橡皮筋。橡皮筋反彈在皮膚上的痛會提醒你需要改變思想,轉而關注積極的方面。每一次彈到自己時,都要說:“行了,這足夠了。”然后要對自己說那句神奇的話:“我現在一定要開心!”這樣做會驅除那些負面的想法以及感覺。你可以離它們遠遠的,因為你已經訓練自己將它們“彈”出去了。
5. 10件感恩的事
1910年,沃勒斯·華萊士(Wallace Wattlest)寫了一本薄薄的書,叫《財富宣言》(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英文版可從www.Richard Carswell.com免費下載)。這部寫于100年前的經典之作與《思考致富》、《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并稱世界三大財富著作。作者在書中談道,“每日的感恩練習,是財富降臨你的身上的通道之一。”
感恩的練習也是我喜歡做的。你每日必須大聲說出10件感恩的事,千萬別等到感覺不舒服的時候才記起。我所感恩的事情有些已經發生,有些尚未發生。對后者,我在感恩時使用現在時態,這樣做會激活“期望定律”。
改變自己的振動頻率,讓自己感覺良好,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感恩。“感恩”總是會感覺不錯。當你對某件事充滿感激之心時,你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上面,這樣你的世界會變得更美好。一個人在感恩時,很難會有糟糕的感覺。你越是對某事感激,就會有越多同樣的事情來到你生活中。因為“感恩”的振動是你自己和內我最強烈的連接,它能夠讓內我接受到最精確的指引。你越是感恩,你的抵抗也就會越弱,感覺也會越好。任何時候只要你心中滿懷感激,所有負面的情緒會煙消云散。
每一次你感激某事時,每一次你贊美某事時,每一次你對某事感覺良好時,你就是在對宇宙呼喚:再多來一些這樣的事情吧!而你不需要故意地去說出這樣的話,如果你大部分的人生都是沉浸在感恩中,那么所有的好運都會流向你。
6.給身體做個按摩
我記得有一次看到一個報道,說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鮑勃·霍普每天會按摩一次身體。而我每三四天去做1~2小時的身體按摩。這種感覺非常奇妙。演講家蘭迪·蓋奇說過:“如果世界上每個人每天都能享受身體按摩,那么戰爭就不會發生。”我覺得他說得很對,狄巴克·喬布拉說過,心臟病人或者中風病人最需要的是身體按摩。這一點對你的身心均有裨益。記住你的目標就是要感覺良好,因此放任自己去享受。
7.幫助別人
“服務定律”告訴我們:你所得到的與你給予他人的幫助成正比。你越努力工作、學習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對他人有所貢獻,你人生的各領域也就會越成功。“給予定律”與“服務定律”是姐妹定律。它說的是你越是無所圖地去奉獻自己,你就會獲得越多的利益,而且回報常常出人意料。當你為他人作出有意義的貢獻時,你就會無比快樂。
8.少做評判
所謂評判是指已經或未經仔細思考去對某種境況、某個人或者某件事評估、判斷并最終得出結論。我們都曾有過因為錯誤地評價某人而感到內疚的經歷。而當我們評價自己時,其實就是在評價和譴責這個宇宙。偉大的蘇菲派詩人魯米在談到評判這種行為時曾經說過:“正確的行為和錯誤的行為之外有一個領域,我們將相會于此。”
9.遠離釋放“毒素”的人
人際關系非常重要,因此要謹慎挑選朋友。大部分的人就像生命桌球上的球一樣隨機亂撞;他們不斷地碰撞又錯過,一會兒和這個人撞在一起,一會兒又和其他人有所交集。要想獲得成功,首先就是謹慎選擇自己身邊的朋友。你必須緊緊團結在那些“對”的人的身邊。而所謂“對”的人就是跟你最高的價值觀、目標以及想法一致并致力于實現它們的人。尋找生活中的勝者并與之為伍;遠離那些釋放“毒素”的人。這些人只會發出低頻振動,總是批評、譴責或者抱怨他人。他們只會降低你的能量。要明智擇友。巴倫·德·羅斯柴爾德曾經說過:“不要結識沒有積極意義的人。”要記住這是你的人生,這是你自己的世界,所以在選擇可以進入你生活中的每個人時都要慎重。
你的顧問團會對你事業成功或生活幸福有巨大的影響。所謂的顧問團是指那些你生活中大部分時間一起合作、朝夕相處的人群。要明白一點,你身邊的人會對你人生的各個方面都形成一定的影響,包括你的成就、你的失敗。成功人士往往需要發展長期的關系群,因此他們會非常謹慎挑選自己的朋友。你只須將時間花在你欣賞的人身上,因為他們對于你的那些能在情感指導系統上產生強烈共鳴的目標和價值觀,一直在默默支持、精心培育。
10.走進大自然
狄巴克·喬布拉說過大多數人都患有“自然缺乏癥”。在擁擠的城市里,每天生活節奏極快,很多人幾乎沒時間接觸大自然。事實上,哪怕你在大自然中只呆幾分鐘,整個人也會活力倍增。大自然讓人心情舒暢,充滿活力。讓自己養成一個習慣,經常去潺潺的河邊散散步,或者在森林中走走,在公園中溜達溜達或者僅僅就在瀑布邊靜坐一會兒。大家都應該適當地放松身心。
前面說過要重新恢復到積極樂觀的感覺只需要16秒的時間。要謹記:你并不需要將負面的思想完全轉變為正面的思想。我們現在所說的就是“替代定律”,其基本理論是:人的意識在某一時刻只能有一種思想主導,積極的或者消極的。快樂很簡單,你只需要用積極樂觀的好情緒替代消極悲觀的糟糕思想。人的思想就像一個花園,那里可以雜草叢生也可以遍地開花。而你每天的目標就是要讓自己感覺更開心一些。
一旦自己感覺糟糕、焦慮、絕望或者憤怒時,要馬上轉變自己的振動頻率。你的轉換,哪怕只持續16秒,也會發出比之前的負面能量多出10倍以上的能量,從而將它完全覆蓋。只要你養成一個習慣,每天將自己的能量轉變到高頻的范圍,那么不僅你的情緒以及態度甚至結果都會發生巨大的轉變,而且你所感受的方式也會有大大的不同。我發現對成功與否,最睿智的標準并不在于實物,不是金錢也不是其他物質,成功就在于你所感受到的愉悅。有什么能比下意識地將糟糕的感覺轉變為良好的感覺價值更高呢!你只需要培養這個新習慣。如果事情總是不盡如人意,你一天天變得易怒、感覺挫敗、耐心盡失,那么就該想辦法改變自己發出的振動頻率了。
永遠只想著那些讓你感覺好的事物。思想總是走在情緒之前,所以如果我們僅關注那些讓我們感到快樂的想法,那么我們的情緒以及感覺會通過“吸引力定律”的作用產生出更多類似的想法以及情緒。轉變自己的情緒是實現目標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最短時間內實現自我修正。他們只是任由低頻的思想集聚,繼而被其控制著,最后發出低頻的振動能量。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關注讓自己開心的事物。它也許是一張某個你最想去的旅游景點的照片,或者隨便什么只要能轉移你注意力的事物。通過改變自己關注的事物改變自己的能量,唯有這樣你才會重獲實現夢想的量能。
不要以為這一過程很簡單而不為之。要知道你的目標就是有計劃地去創造你的人生,而不是渾渾噩噩,任憑命運安排。你要不斷地告訴自己: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開心。如果你感覺良好,滿懷喜悅,你的能量指導系統就會顯示你和目標是達成一致的。要知道,如果你處于能量指導系統的低層,你注定與目標背道而馳。所以請時刻與自己內心的期望振動一致。因為無論何時,只要你感到絕望、失望或者恐懼,你都是在召喚你不想要的東西來到你的生活中。改變這個過程相對容易,因為相比你正在經歷的自己不想要的一切,你更加清楚你的夢想和渴望。
想要停止負面的吸引并轉變到正面的吸引來,你只需要將自己的注意力轉離自己排斥的事物,轉向所想所求之物。當你感覺開心快樂時,來自更高層自我的答案會更清晰,而你也能輕易感受到它發出的訊息。如果你任由自己的負面情緒發展,讓自己的注意力處于能量指導系統中的低層,你只會慢慢地切斷自己實現夢想的天然途徑。這并不是什么超自然的、新時代的胡言亂語。它是純粹的科學,建立在自我強大的新科學基礎上: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我的朋友布魯斯·利普頓博士在他的暢銷書《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The Biology of Belief,Unleashing the Power of Consciousness,Matter and Miracles)中寫道:“表觀遺傳學是基于遺傳學之上的控制學說,這門科學意義深遠,深深改變了我們對人生命運的理解。過去的十年,關于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已經表明了藉由基因傳給后代的DNA藍圖,并不是在出生時就已經完全成形。基因不是命運!信念控制著一個人的人生,而不是基因在決定人類的命運……我們才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就如同我是這篇文字的作者一樣。我們有能力去編輯輸入我們'生物電腦’(潛意識)中的數據,就如同我可以選擇輸入的詞語那樣,我們要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而不是基因的受害人。”
同質相吸說的是你發出的能量會找到匹配物,然后帶回和你振動相一致的事物或者人。而你們共同思想的力量,又將會為你帶回更多更強大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成功孕育成功”,當然,反之亦然。
你有更多的理由讓自己盡快擺脫負面的振動。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卡耐基大學最近公開了一份醫學報告“每個人患感冒的幾率并不均等”:“科學家有力地證明了快樂、放松以及積極樂觀的人群比那些消極、郁悶、焦慮的以及充滿壓力的人群對疾病有更強的抵抗力。長期處于消極、郁悶、焦慮以及壓力狀態下的成人患感冒的機會要比長期處于輕松開心的人的機率要高三倍,而且即使后者患感冒,他們的癥狀會明顯輕微很多。越是開心、越是放松、越是沒有壓力,患感冒的概率就越低。”
掌握這一點,你就不會任由自己每天機械地發出低頻振動。你必須要改變,也就是你要斷然甩掉這個習慣,不要再對那些低頻負面振動(如恐懼、絕望、失望、消極、悲傷、疑慮或者焦慮等)聽之任之。培養一個新的習慣,讓你的心中始終充斥著那些高頻振動的想法和情緒。
我倒是希望能將這個理論描述得復雜一些,但是做不到。本章所講的要點正如同厄爾·南丁格爾經常說的一樣:“你將成為你心中所勾勒的那個人。”學會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否則它們就會控制你。當你時刻監控自己的思想、感受以及情緒,在負面思想一出現時就有意讓自己的注意力迅速切換到感覺美好的事物上,你的生活狀態必然發生質的飛躍。(加.卡斯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