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分型論治小兒鼻淵
userphoto

2022.07.17 廣西

關注

·小兒鼻淵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風邪、肝膽濕熱、脾肺氣虛,內因則是脾肺不足。

·鼻竅不通是鼻淵最基本的病理變化,正氣虛弱是發病的重要因素,貫穿疾病始終,常見的是肺脾氣虛體質。宣降肺氣、通竅祛濁為最基本方法。

急、慢性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病,屬中醫學“鼻淵”范疇,在成人和兒童中都有較高的發病率。慢性鼻竇炎由于病程較長,反復發作,完全治愈比較困難,成年患者常采用手術治療;但是小兒鼻腔、鼻竇解剖和病理生理與成人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小兒鼻竇炎多以保守治療為主。現就臣字門兒科第五代傳承人孫浩治療小兒鼻竇炎的經驗總結如下。

病因病機

鼻竇炎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或清或膿性、頭昏頭痛、精力渙散、記憶減退等癥,還有相當一部分患兒以反復咳嗽不愈而就診。《素問·氣厥論》曰:“膽移熱于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形成了對鼻淵病因病機的初步認識。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鼻竇開口較大,鼻腔及鼻竇黏膜防御功能較差,一旦感受外邪,極易引發鼻塞流涕等鼻部癥狀。風熱之邪上行犯肺,肺經郁熱循經蒸灼鼻竅而為病;風寒之邪郁而化熱,熱邪上蒸鼻竇而為病。或膽經郁熱上犯蒸灼鼻竇或脾胃濕熱循經上蒸鼻竅而為病;小兒脾易失健,水谷難化精微而變生痰濁凝滯鼻竅。正氣不固,邪亦難除,反復發作,濕熱蘊積鼻竅,蘊津成痰致膿,而致遷延不愈。肺氣虛則衛外功能力弱,藩籬失密,外邪易犯,邪毒易于滯留;脾氣虛則運化失健,水濕失運,清氣不升,濁陰不降,濕聚熱郁,交結邪毒,停聚竇內,蒸灼鼻竇肌膜為病。

本病雖病在鼻,但與臟腑虛弱、經脈失暢、氣血不和有關,主要與肺脾兩臟虛損關系密切。孫浩認為小兒鼻淵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風邪、肝膽濕熱、脾肺氣虛,內因則是脾肺不足。肺氣不宣、鼻竅不通是鼻淵的基本病理變化。《內經》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理論,明代醫家萬全則提出小兒“三有余四不足”的病理生理特點,正氣虛弱是小兒鼻淵發病的重要因素,且貫穿疾病的始終。

辨證分型

孫浩認為小兒鼻淵有實證(相當于急性鼻竇炎)、虛證(相當于慢性鼻竇炎)之分,實證包括肺經風熱、膽腑郁熱、脾胃濕熱型,虛證包括肺氣虛寒、脾氣虛弱型。

肺經風熱

鼻涕色黃或黏白,量多,間歇或持續鼻塞,嗅覺減退,眉間或顴部有壓痛,全身癥狀或可見發熱、惡寒、頭疼、咳黃痰,舌質紅,苔微黃,脈浮數。

肝膽郁熱

鼻塞不甚,流黃綠色黏稠鼻涕,偶有鼻涕帶血,頭痛較激烈,鈍痛或銳痛,大便干,煩躁易怒,性情急躁,口干、口苦、口渴喜飲,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數。

脾胃濕熱

鼻涕黃濁黏稠如膿樣,嗅覺遲鈍,頭暈頭疼,眉間及顴部叩壓痛明顯,胃納不佳,口苦、口膩、大便干,舌質紅,苔厚膩,脈滑數。

肺氣虛寒

鼻涕白黏,平素易感冒,咳嗽,鼻塞或輕或重,嗅覺減退,若遇風冷流涕、鼻塞、咳嗽加重,伴肢體乏力,氣短,舌質淡,苔薄白,脈弱。

脾氣虛弱

鼻堵塞為持續性,涕多,有擤不盡之感,稠黏如糊狀,色白多于黃,嗅覺十分遲鈍,甚至消失,頭痛輕,但沉重不清爽,四肢倦怠,氣短無力,喜靜不喜動,消化不良,便稀,畏冷,面色不華,舌薄苔,舌質嫩胖淡白,邊有齒痕,脈弱。

內外同治

內治法

清代黃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說:“鼻病者,手太陰之不清也”“肺降則宗氣清肅而鼻通,肺逆則宗氣壅阻而鼻塞”“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明代醫家萬全“三有余、四不足”(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陽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腎常虛、陰常不足),及《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理論,患兒無論是何種證型的鼻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正氣虧虛。孫浩治療疾病注重扶陽,主要表現為對臟腑陽氣、正氣的補充與調理。所以在早期祛邪后必須及時固護正氣。大多數醫家在治療慢性鼻竇炎急性發作時,將其當作實證鼻淵,單純強調祛邪,忽略了固正的一面,致使正氣虧虛得不到改善,邪毒易于再次入侵,疾病反復發作。
鼻竅不通是鼻淵基本病理變化,正氣虛弱是發病的重要因素,貫穿疾病始終,常見的是肺脾氣虛體質。宣降肺氣、通竅祛濁為最基本方法。

基本內服方藥為:黃芩5~10g,白芷8~12g,郁金8~12g,蒼耳子5~10g,辛夷6~10g,浙貝母8~15g,膽南星6~10g,藿香8~15g。

肺經風熱證輔以疏風清熱,加用桑葉8~15g、菊花8~15g、薄荷6~12g(后下);肝膽濕熱證輔以清肝利膽,加用龍膽草6~10g、柴胡6~12g、山梔6~10g;脾胃濕熱證輔以清熱燥濕,加用黃連2~3g、蒼術8~10g、生薏苡仁10~30g;肺氣虛寒證輔以溫肺補氣,加用太子參10~15g、黃芪10~15g、訶子3~5g、細辛1~4g;脾氣虛弱證輔以溫陽健脾益氣,加用太子參10~15g、黃芪10~15g、炒白術8~12g、茯苓10~15g、干姜2~5g。

黃膿鼻涕較多者加魚腦石10~20g(先煎),蒲公英8~12g;口臭加佩蘭8~10g;頭昏頭痛加蔓荊子8~12g、菊花8~12g、川芎6~12g;耳鳴或耳有閉氣感者加磁石15~25g(先煎)、沉香片3~5g(后下);便秘加大黃6~8g;竇腔黏膜增厚改變明顯及咽部有異物感加丹參8~12g、桃仁 8~12g。中醫認為“久病入絡”,治療頑固性鼻淵時,在傳統辨證施治基礎上配以活血化瘀藥物,可以提高療效、縮短病程。可根據頭痛的部位選加適當的引經藥,如巔頂痛用藳本,前額、眉棱骨痛用白芷,顳部疼痛用柴胡,后枕痛或頸背痛用葛根。

外治法

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鼻竇炎的治療,宣肺通竅尤為重要,所以外治藥物多以“辛”為主。

基本外治方藥為:細辛10g,生麻黃15g,辛夷15g,白芷12g,蔓荊子20g,蒼耳子20g,薄荷20g。

此方為8~12歲兒童用量,臨床視兒童年齡大小,將藥量酌加增減。用法:上述藥物用紗布包裹,放入陶瓷或不銹鋼容器中加入2000ml涼水,浸泡30分鐘后,加蓋武火煎開,文火再煎15分鐘,然后將面部置于容器上方,調整到適當高度謹防燙傷,然后均勻呼吸吸入蒸汽。每日2~3次,煎煮法同前,因煎煮藥液減少可以再次加入適量涼水煎開后再用。用浴巾蓋住頭部效果更佳。此方法主要適用于8歲以上兒童及成人。

典型醫案

楊某某,男,10歲。患兒素體不豐,常易感冒并發咳嗽、流涕等。此次于兩周前感冒后出現鼻塞、流涕、噴嚏、咳嗽,自述頭疼,胃納不佳,大便稀,小便正常。來診時見面色萎黃,鼻塞、流黃涕、咳嗽,舌質紅,舌苔尖邊薄白、中根厚膩,脈細。CT檢查示:上頜竇炎。

辨證:脾虛濕勝,肺氣不宣,鼻竅不通。

治則:宣肺通竅祛濁,兼健脾化濕。

內服方:白芷9g,辛夷6g,黃芩10g,京菖蒲3g,浙貝母10g,蒼耳子9g,郁金10g,膽南星8g,藿香8g,茯苓15g,黃芪10g,杏仁10g。7劑,水煎服。

外用方:細辛10g,炙麻黃15g,辛夷15g,香白芷12g,蔓荊子15g,蒼耳子20g,苦丁茶15g,薄荷20g。7劑,上藥煎水外熏鼻腔,每次15~20分鐘,1日2次。

二診:經治療后,鼻塞已解,噴嚏已止,流涕減少,鼻涕顏色變淡,唯咳嗽痰多,舌質淡,舌苔白、中根偏厚,脈細。內服補中益氣丸(濃縮丸,每8丸重1.44g,相當于飲片3g),每次8丸,早晚各1次。外用方:上方加化橘紅15g、前胡15g。7劑,用法同上。

按 患兒素體脾氣不足,運化功能失調,易內生痰濕,因于外感肺氣不宣,可見鼻塞,流涕,噴嚏,咳嗽,胃納不佳,大便稀糊等癥狀。痰濕郁久化熱,循經上擾頭目清竅故可見面色黃困、鼻塞、流黃涕、頭痛等癥。因此治療當標本兼治,所以在宣肺通竅祛濁的同時加入益氣健脾化濕之藥。內服方中白芷、辛夷、黃芩、京菖蒲、浙貝母、蒼耳子、藿香、膽南星、郁金宣肺通竅祛濁,茯苓、黃芪、杏仁健脾化濕。外用方以蒼耳子散為主方,該方出自《濟生方》卷五,用于風邪上攻之鼻淵,現代臨床上急慢性鼻炎及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病皆可用本方加減治療。方中蒼耳子發散風寒,通鼻竅,祛濕止痛;辛夷發散風寒,通鼻竅;白芷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消腫排膿;細辛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疏肝行氣。所有藥物皆以“辛”為主,可以宣肺通竅,苦丁茶功用為散風熱、清頭目。諸藥合用,內外同治,共奏宣肺通竅、祛濁化濕之功,可以有效地治療鼻淵。后期及時加大扶正力度,在疾病早期即予以扶正,急性患者在疾病中后期及時健脾補肺、固護正氣,可很好地提高治療效果。(高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鼻炎要注意什么?
和貴章教授用通竅排膿湯治療重癥鼻淵(鼻竇炎)經驗 辛散寒降療鼻淵
治鼻竇炎秘方(方10首)
辛夷花煲雞蛋---治鼻炎(多種方法)
12種用于鼻炎的中成藥
慢性鼻竇炎醫案解析及偏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韩城市| 开平市| 高密市| 自贡市| 绥滨县| 义马市| 临沭县| 大理市| 南京市| 原平市| 米林县| 陆丰市| 沐川县| 乃东县| 桂平市| 禹州市| 桐城市| 青海省| 大化| 内丘县| 喀什市| 梁平县| 龙井市| 登封市| 武威市| 团风县| 修武县| 田东县| 宣城市| 房产| 密山市| 谷城县| 仙游县| 绥化市| 邵阳市| 遵义县| 双城市| 张家港市| 湘潭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