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林,1947年出生,甘肅省名中醫,中華醫學會甘肅分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名中醫館特聘專家。數十年來堅持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主編論著3部,發表學術文章50多篇,臨證擅治內科雜病及婦科、兒科常見病。
組成:黃芪30g,麩炒白術20g,防風15g,茯苓15g,豬苓15g,桂枝10g,澤瀉15g,辛夷花15g(包煎),蒼耳子15g,桔梗8g,細辛5g(后下),益母草15g,靈芝15g。
功效:健脾宣肺,通利鼻竅。
主治:鼻鼽(過敏性鼻炎)。發作時以鼻癢、鼻塞、流清涕、打噴嚏、眼癢流淚為主癥,可兼有乏力倦怠、胃納欠佳、大便偏稀等表現,舌脈多見舌質淡或胖、苔厚白,脈浮或沉細無力。
服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方解:鼻鼽是一種以鼻塞流涕不止為主要臨床癥狀的疾病,該癥狀直觀說明機體水液代謝處于失常狀態。《黃帝內經》謂:“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充分說明人體水液代謝與脾、肺兩臟關系密切。肺為水之上源,脾為水之制,若肺失宣發肅降、脾失健運,則水道失調、津液失布,而致水液代謝障礙。此外,肺開竅于鼻,鼻的通氣功能依賴肺津的滋養和肺氣的宣發;出現鼻塞流涕不止,則緣于肺氣失宣、肺津不化。
本方由玉屏風散、五苓散、蒼耳子散等方加減組成,方中以五苓散健脾制水、輸津四布。肺氣失宣常緣于肺衛氣虛,衛表不固,風邪外襲。玉屏風散中黃芪甘溫,可大補脾肺之氣;白術益氣健脾,培土生金,協黃芪以益氣固表實衛。兩藥相合,健脾益肺,使氣旺表實,則風邪難以犯肺。同時,佐以辛潤之防風,以祛風散邪,助黃芪扶正固表而不斂邪。方中益母草利水,使停聚之水濕從小便排出。蒼耳子、辛夷花善宣通鼻竅,為治鼻塞流涕之要藥。《本草綱目》云:“辛夷之辛溫走氣而入肺……能溫中治頭面目鼻九竅之病。”細辛散風邪、通鼻竅。桔梗入肺經,善開宣肺氣,為肺經要藥,且其主升,善引藥上行,被譽為“諸藥舟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方中靈芝性味甘平,入心、肺、肝、腎經,功擅補益,扶助正氣以固本,增強機體免疫力。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宣肺、通利鼻竅之功。(劉菀堯 羅雷整理)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