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腦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認知障礙和大腦的神經生理及結構改變的疾病,以獲得性認知和行為缺陷為特征,主要表現為學習、記憶、反應、語言、行為等能力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岐黃學者謝春光系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長期從事中醫藥治療內分泌代謝病的臨床及研究工作。在治療方面,謝春光善用參芪復方加減治療糖尿病腦病,獲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將謝春光治療糖尿病腦病經驗總結如下。
臨證經驗
腦由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臟腑之精(尤其是腎精)所化生。《靈樞·海論》曰:“髓海有余,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若腎氣盛、腎精充,則腎精生髓,腦髓充實,神明有所用,五臟調和,各司其職,則五志各有所主,五官清明,人體調和如常爾;若腎精虧虛,不能充養腦髓,髓海空虛、腦竅失養,神明不為腦所主,可見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異常,表現為記憶、聽覺、視覺、嗅覺、語言、肢體活動的障礙,以及神、魄、意、魂、志等精神思維功能的減退。
糖尿病腦病發生包括兩部分:一是與糖尿病相關的一些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低血糖的發生,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血糖波動及糖尿病的患病時間等,而以低血糖的發生與認知障礙的關系尤為密切;二是糖尿病繼發的心腦血管疾病,長期的高血糖狀態可導致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繼而產生各種急慢性糖尿病性血管病變,包括顱內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引起腦動脈硬化、缺血性腦血管病、腦出血、腦萎縮等,進而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以及癡呆。
中醫典籍中并無糖尿病腦病,據其臨床特征,可將其歸為“消渴”合并“呆證”或“健忘”的范疇。糖尿病病機以先天稟賦不足、陰津虧損所致的陰虛燥熱為本,并在此基礎上或因飲食不節、情志失調、房勞過度等引起五臟之陰過耗或生成乏源,使腎精不得后天之陰充養而導致糖尿病腦病。腎藏精、精生髓,腎精虧虛不能充養腦髓,髓海空虛、腦竅失養,神明不為腦所主,發為糖尿病腦病。陰虛致燥熱偏勝,煉液成痰,阻滯氣機,氣血郁滯;或因五臟漸衰,氣血運行無力,濁瘀內生,伏于脈絡,經過長時間的伏匿、累積,正邪的平衡被打破,終致痰瘀痼結,腦部脈絡受損,發為糖尿病腦病。
參芪復方由人參、黃芪、山藥、山茱萸、生地黃、天花粉、丹參、制大黃等藥組成,系謝春光治療糖尿病的基礎方。
糖尿病腦病作為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之一,以五臟受損、腎精虧虛、腦髓失養及濁瘀內伏、損傷腦絡為發病機制,故謝春光選用參芪復方加減,以益氣養陰、固腎益精,兼以活血化瘀為法治之。
典型醫案
宋某,女,71歲,2017年6月10日初診。訴血糖升高20年,智力下降伴右側肢體功能障礙2個月。患者于20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口渴多飲,于當地醫院診斷為2型糖尿病,未進行嚴格的血糖控制。其后逐漸出現飲食減少、疲倦乏力、腰膝酸軟、小便頻數等癥。3年前患者開始出現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視物模糊。2個月前患者出現昏仆、猝然跌倒。現患者反應遲鈍、表情呆滯、不可對答或答非所問,右側肢體軟弱失用,行走不穩、行動遲緩、口角流涎,二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舌暗紅、少苔,脈沉細。
診斷:(陰虛火旺型)消渴兼呆證(西醫稱為糖尿病腦病)。
治則:益氣養陰、固腎生髓、活血化瘀。
藥用參芪復方加減:人參15g,蜜炙黃芪30g,山藥15g,山茱萸15g,熟地黃15g,麥冬15g,丹參20g,酒大黃5g,菟絲子15g,沙苑子15g,益智仁15g,桑螵蛸15g,黃精15g,炙甘草5g。14劑,水煎服,每天1劑,于三餐后30分鐘溫服,余藥渣煎水,每晚睡前泡腳用。
6月26日二診:服藥后患者神志好轉,喚其名可應,能完成握手動作,并主動配合完成舌診,二便失禁次數減少,偶可告知家人其欲入廁,苔漸生,脈細澀,余癥同前。
予以前方基礎上去沙苑子、桑螵蛸,加用石菖蒲15g,陳皮10g,川芎15g。繼服14劑,用法同前。
7月11日三診:患者精神明顯改善,可回答其姓名及住處,他人攙扶下,可緩行數百米,口角流涎明顯緩解,二便可自控,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予以前方去川芎,繼服20劑,用法同前。隨訪半年,患者生活質量可,病情無惡化。
按 患者為老年女性,髓海空虛、腦竅失養,神明不為腦所主,則發為糖尿病腦病,加之陰虛燥熱,煉液成痰,以及五臟漸衰,氣血運行無力,濁瘀內生、痰瘀痼結、損傷腦絡,故病情加重。參芪復方加減中,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肺、腎、心經,為大補元氣之品;黃芪善入脾胃,為補中益氣要藥;人參、黃芪二藥合用,大補脾肺之不足,脾氣健運、精氣輸布、肺氣通調,五臟陰精源源不絕,以治上消、中消陰虛之根本;山藥亦食亦藥,《神農本草經》云其“益腎氣,健脾胃”,既補脾肺腎之氣,又養脾肺腎之陰,兼顧上、中、下三焦;麥冬養陰潤肺,益胃生津;黃精益氣健脾、潤肺益腎,善治腎精虧虛,內熱消渴;山藥、麥冬、黃精三藥合用,針對糖尿病腦病五臟氣陰虧虛之病機,改善五臟功能,五臟調和,則氣血通調,濁瘀不生;熟地黃補血養陰,填精益髓,《本草綱目》云其“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山茱萸補血固精、補益肝腎,為調氣補虛、明目強身之藥;菟絲子、沙苑子補腎養肝,益精固精;山茱萸、熟地黃、菟絲子、沙苑子四藥合用,補腎益精填髓,切合糖尿病腦病腎精虧虛、腦髓不足、神明失用之病機;酒大黃善入血分,與丹參為伍,活血化瘀,滌蕩腦絡之瘀血,以除腦絡久伏之濁瘀;益智仁、桑螵蛸補腎固精縮尿,溫脾攝唾,專攻口角流涎、二便失禁之癥;炙甘草調和諸藥。二診見患者氣陰兩虛之象得以改善,苔漸生,神志好轉,二便失禁改善,故去沙苑子、桑螵蛸,加用石菖蒲、陳皮化痰開竅,以川芎合丹參加強活血化瘀之力。三診神志漸清,諸癥均減,舌淡紅、苔薄白,為氣陰恢復、濁瘀祛除之象,故去川芎以防耗血動血。謝春光認為,糖尿病腦病的病因病機為本虛標實。糖尿病腦病系在糖尿病久病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病因病機與陰虛燥熱密切相關,故在補腎生髓、祛痰化瘀的基礎上,還應兼顧養陰清熱。同時還應嚴格血糖管理及加強康復鍛煉,以達到治療效果。(陳明秀 李美玲 成都中醫藥大學)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