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類生命是一個太極體
二. 太極原理中的物質世界和社會人際關系
三 . 生命價值在善與愛中實現
人類社會的人際關系,是一種客觀的自然關系反映。其中飽含著基本的人性和豐富的自然關系規律。這些基本的自然關系規律,全部蘊含在簡約的太極原理之中。
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研究這一話題。
一. 生命是一個太極體
1.道學理論中的無極與太極
無極:空無一物之圓的圖案。太極:一對黑白陰陽魚曲曲環抱成圓的圖形。
動了念的人類本源自性,帶著能量進入地球這個星體,與大地的混元之氣相結合,形成了人類的原子細胞,形成了相對的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相對的男人、女人相結合,而成就了太極。所以人類生命就是天的能量、與地的質量相結合的太極體。所以天在上、地在下、人居中、三才成;“天大、地大、人亦大”。
因此陰陽魚曲曲環抱成圓的太極,表達的既是宇宙天地,又是能量與質量相結合的人,也是男人和女人相對、相交合成為一體的關系。因為陰陽的相對,產生了自我與他人的分別。因此人類不只是一個人。又因為陰陽本一體,所以他們仍是本質上的一個人。所以用相對的、分別的認識看人類,人類的確是相對的你、我兩個人;分別的你、我、他三個人;無數的自然人。
用本性的整體看人類,人類的確就是一個人。因為人的本來自性好比水,個人是一滴水,融入水池后你能把自己分開嗎?到了大江大海你能分清楚哪一滴是自己嗎?到了太平洋,你能分清楚那是中國水,那是美國、日本水嗎?分不清的。
2. 人類生命是一個太極體
現代科技證明:宇宙是物質的,地球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及一切生物生命體都是物質的。物質以物質間的能量作用關系而成就,以生生不息的無限循環形式而存在。這是人類文明經過數千年的艱苦探索而得出的結論。
現代生物學理論認為,一切自然生物均生成于基礎的生物原子細胞。物質以質量與能量相結合的形式實現,以可見之形與無形之力的有機結合方式和力的作用模式來表達。每個生命體都有自己的生物電磁場。中國道學認為,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都生成于陰陽相合的基礎太極,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可見的肉體與無形的意識體相結合的生物太極體,都有自己的生物能量太極場。大家看,中國的道學理論與科學理論是否是完全一致的?
其實中國的古圣先賢伏羲早在5000年前就發現、認識了太極圖,感悟了宇宙天地生成之玄機。道學創始人老子從兩幅無極、太極圖中感悟了宇宙物質世界產生的本源。他認為:自然萬物發于“無”,而成于“有”,即發源于陰陽分離的無極,生成于陰陽相合的太極。生命萬物得天地陰陽之氣而生,陰陽氣聚而成形,陽消陰離而形散。宇宙物質世界就是無數的“無極生太極”的無限循環過程。無限循環的“無極生太極”構成了自然萬物的生生不息。人類作為自然物種之一,必然與萬物一起共同生生不息地演繹著這個七彩紛呈的物質世界。
現代物質科學已經證明:一切物質和物質的生命體都形成于最基本的生物原子組合。基本生物原子就是道學的基礎生命太極,生命體形成完整的生物太極場。按照現代生物學語言描述生命太極,就是:可見之形的質量就是太極的陽,無形之力的能量就是太極之陰。形與力相結合的鮮活生命體,就是陰陽相等與平衡的圓滿太極狀態。就是說,人類苗條、秀美的軀體是可見之形的陽;生命意識行為的思維是無形之力的陰;人的微笑、歡歌、搏擊、奔跑是生命體陰陽相互配合而作用的結果。不僅人類如此,宇宙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均如此,都是既可以用物質的形式來表達,又可用太極的概念來描述的。
3.物質運動規律,決定事物成敗
道學理論認為:包括人類生命在內的一切宇宙物質的生成,都是宇宙天體運行的能量作用結果。宇宙物質運動的作用規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成就的基礎。人類作為地球生物長期生存于地球自然界中,天地賦予了人類自然生物的全部屬性。人類生命必受生于自然,受制于自然。對宇宙運行的自然規律,只能順應,不能違背,順應者昌、逆反者亡是恒古不變的自然定律。
人生在世、個個都想有所成就;人人都希望生活的更好。但是所有人都在奮斗,成功者卻為數廖廖,所為者何?中國古人求功名,年少讀書,十年寒窗,白首無功者十之有九。范進中舉72歲,悲喜交加、喜極而狂!為什么?飽經滄桑之后的人們會想:同樣的人生與奮斗,為什么卻有命運的巨大差異?頓悟之后的孔老夫子終有“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感慨。
何為天命?就是宇宙物質運動規律賦予一個生命的自然運行軌跡。中國道學研究太極原理,從人類生命受生于陰陽、受制于自然規律的基本原理中,認識到了尋找人類生命運動規律的可行性;認識到人類的生命質量與個人社會事業成敗的合理關系;認識到了個人努力與自然規律間的正確協調關系。所以古之智者學而知天地之理,知理而識命、明天時、知進退。
面對自然規律,人類幾千年來最智慧的做法就是選擇了理解、順應和創造。
4.人生在人與人的互相幫扶之中走過
回首人類社會進化史,我們看到了一個這樣的事實:人類長期生存的地球環境,是一個生活資料十分貧乏的物質世界。人類進化發展數萬年、文明歷史數千年,但絕大多數人真正可以吃飽穿暖的年代至今只有幾十年!面對這樣的年代比例,大家有何感想?恐怕都在想:人類有史以來,原來都是在饑寒交迫之中度過的啊!這的確是個不爭的事實。遠古至今,漫長的人生旅程曾讓太多的人感受了生活的艱辛和人生之不易。在過去的漫漫歲月里,曾有多少人在饑寒交迫之中凍餓死于荒山野嶺、市井路邊?又有多少人為了活命曾屈辱的拋棄過自己的人格尊嚴?在山洪、地震等自然災害驟然而至的時候,人的生命又是多么的脆弱和蒼白無力!
在與天地大自然長期打交道的生活實踐中,飽受生活煎熬和自然災害襲擊的人類,深切感到了天地自然力量的強大和個人生命能力的弱小,也使人們明白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任何人都無法離開他人、單獨存活于這個世界上。任何的自我存在,都是他人的自然給予;任何的生活資料都是大家的共同勞動創造。因此,保障自我生存就必須與他人合作;為了自我存在就必須為他人付出。生存的共同需要,是形成各種人際關系的根本理由:人類共同生存與繁衍的需要,使人類的異性結成夫妻、建立起家庭;共同生存、生活的客觀需要形成了人類互相幫助、互通有無的各種關系。在強弱相扶的自然生活中,人類深切地感到了互相幫助、互相愛護的客觀必要性。因此人生只能在人與人的相互幫扶下共同渡過,就成了一條最基本的生活哲理。同時也客觀形成了人類之間那種與生俱來的社會責任:任何人的生命都不是只屬于自己的,也是屬于自己親人的和這個社會的。任何人都不是只為自己而活著,是同時為親人和這個社會活著的。被人愛護、關心是做人的權利;愛他人,關心幫助他人,是做人的義務。因此愛親人、愛朋友、愛所有關愛自己和需要自己關愛的人,就成了每個人不可推卸的客觀社會責任。正是這種人類生存的共同需要,客觀形成了中華民族以人為本、以孝為先的特色傳統文化,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各種自然關系,使人類社會出現了可以保障長期穩定生活的各類社會組織:國家機構、軍事國防、教育科技、天文氣象、醫療衛生、工廠作坊……等等。
人類社會穩定發展的基本實踐證明:構建和維護強大的社會團體力量,是人類共同生存的智慧總結和最高選擇,是人類有效抗擊自然災害,維護共同利益的客觀需要。絕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所在,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所在。維護絕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還是損害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就成了衡量個人行為對錯、道德高下的基本準則;個人的生命創造對社會與他人的貢獻程度,就是衡量人類生命價值意義的基本砝碼。所以“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的社會意識,造就了人類的高尚品格。那些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拋頭灑血、慷慨捐軀的熱血男兒就成了眾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樣。
但是長期生存于生活資料極其貧乏的地球環境的人類,被生存環境所改變,是一種客觀的必然現象。人類的自我意識和強烈生存欲望與基本生活資料貧乏的長期矛盾,鑄就了地球人畸形的性格特征:與勤勞、善良、智慧、創造為主的人性相對,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貪婪占有欲望形成了人類可悲的另一面。當一個人為了自我的存在,讓自我的貪欲膨脹到超越理智的時候,罪惡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艱苦復雜的社會生活,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地球人形形色色的復雜個性,也客觀地形成了人類道德品質的高下區別。所以人世上既有受人尊敬愛戴的圣賢、君子、菩薩、俠客,也有殺戮、欺詐、搶奪、偷盜的屑小罪惡之徒。
5.遵道成德,趨吉避兇
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是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他們用最簡潔的語言和最簡單的方法給我們留下一個最有效的趨吉避兇法門:老祖宗用“道德”二字啟迪后人:只要遵道養德,就可趨吉避兇。什么是道?道就是天地運行自然規律。什么是德?古字中,得、德同用,就是得到的意思。就是說你只要按照自然規律去辦事,你就可以得到德。大家看,多么簡單!再者,在那幅被稱為玄妙之門的太極圖中,描繪了兩個完全相等的曲曲環抱的陰陽魚。兩條陰陽魚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的關系:其中的一條是你自己,另一條就是與你相對的他人。當理解了這種關系,并正確處理了這種關系的時候,你就有了“德”、就成就了。為什么呢?因為在人類本性中,人本來就是一體的啊!
在偉大的阿彌陀佛的認識中,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同出一體,都來自于那顆最基本的、原始的人性原子,由基本的人性原子所形成生命太極的人類之間,有著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關系。所以一切人類都是異姓同根的父老兄弟姐妹。斗轉星移、時代變遷,現代人雖然自成太極,但那顆由人類自性所成就的基礎生物原子永不會變,她就是人類的根。
因此,人類認識宇宙,不能不認識太極圖,研究人類自我,不能不研究太極圖,研究人類社會人際關系,離不開太極圖。
二. 太極原理中的物質世界和社會人際關系
1.太極陰陽相對原理,構成物質世界與人類社會
以太極理念看世界:微物質世界中,太極是有形物質的最基本單位原子;在可識世界中,太極無處不在的存在于包括人類生命體在內的一切物質之中。其可大可小,小為原子細胞,大為整體事物;其有虛有實,實為可見之物,虛為無形之氣。從宏觀宇宙講,太極象征無窮的宇宙物質世界。無窮大的物質世界由無窮數量的、大中小無限層次的各個太極所組成。所以太極即可以是微觀的原子、細胞,又可以是整體的事物;既可以是一般的物質,又可以是人類及一切具體的生物生命體。太極既可以描述一般的具體事物,又可以描述宇宙物質世界的宏觀規律。所以用太極的目光看世界,宇宙物質世界就是一個無限層次的、無窮數量的個體太極無限疊加的無窮世界。
用太極理念看人類社會:人類社會整體是一個宏觀的太極體,每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團體就是組成社會整體太極的、微觀的具體太極體;一個國家是一個宏觀的太極體,國內的任何政府機構、社會團體就是組成國家整體太極的、微觀的具體太極體;一個團體是一個宏觀太極體,團體的每個成員就是組成這個整體太極的、微觀的具體太極體;一個家庭是一個宏觀太極體,夫妻及每個家庭成員就是組成家庭太極的、微觀的具體太極體;個人生命體是一個宏觀的太極體,人體細胞、生物原子就是組成這個生命太極的、微觀的具體太極體。
2.太極原理看人類,是一不是二
觀察太極圖,陰陽魚相對成圓代表一個整體。在一個整體中,是只有相對應,沒有相對立的。所以陰陽魚相對,絕對不是對立、敵對的斗爭關系。其真實含義是:相對、相輔、相依存,成為統一體的含義。從這種意義可以看出:人類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和平共處就是最基本的自然關系。背離了這種關系,就是背離了人的本性。
(1)太極之圓表示:“家”為一個人
基于太極的整體含義,以太極之圓表示人,這個世界就一個人。其中的陰陽魚表示了一種人的相對應關系,表示整體的人中有陰陽。陰陽雖是男人、女人的兩個人,但是陰陽魚共用一條“s”線,所以男人和女人又是形式上的兩個人,根本意義上的一個人。這種形式充分表達了人類“家”的含義。
人類家庭的建立也存在一個“無極生太極”的過程。男女未婚前,就是處于無極的狀態。此時的男人和女人,處于線段A——B的陰陽兩端、互相尋覓。終于有一天,男人與女人相遇,擦出了愛情火花、相愛了。在男女雙方如膠似漆、難舍難分的時刻,他們以婚姻的形式實現了陰陽結合,完成了“無極生太極”的基本過程。太極就是夫妻和合的家,丈夫為陽魚,妻子為陰魚。陽中一點陰、陰中一點陽不僅表示了男女雙方的媾合交融,也體現了男女雙方的互相包容和理解。因此男女雙方的相互包容與理解,就是一個家庭和諧穩定的基本要素。太極中的S線清晰的勾勒了陰陽雙魚的形象,它既成就了陽也成就了陰。一條S線形成了男女雙方的共同曲線:男人不可因自我而損毀女人形象,女人也不可為自我而損毀男人形象。任何的越軌侵害都會使S線失去圓融的曲線之美。無論男人或女人,造成另一方傷害的同時,就是傷害自己的開始。維護對方的同時,也維護了自己。
因此,為了維護雙方的、或整體的形象,男人必須愛女人,女人也必須愛男人。表達愛的最好方式就是無怨無悔、真心實意的付出和幫助對方。在長期的、實心實意的相互幫助中,家庭太極保持了溫馨和諧的圓滿狀態。女人在幫助男人中成就了自己,男人在幫助女人中實現了美好家庭的愿望,誕生了新的生命,擴大了家庭的太極圈。聰明的男人和女人,終于從家庭太極中悟出一條維護圓滿自我的道理: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2)太極之圓表示:人類是一個整體。人類只有利益的矛盾沖突,沒有根本的敵對關系
以太極之圓看整體人類社會,人類就是一個整體的人,或者說來自于同一個人。太極圖中共用一條“s”線的陰陽魚,不僅表示了整體的人類中有陰陽的男人和女人形式,同時表示了物質生命體的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相對應關系。由于物質體的分離與相對應關系,人類才產生了自我與他人的分別。但是,由于自我與他人共守同一條“s”線,所以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從根本上講實際是無法分開的。
仔細想來,任何的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任何的自我存在,都是他人的自然給予;任何的個人成功,都有他人的勞動創造;任何的生活資料都是社會的共同勞動成果。所以從根本上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質就是一種互相服務的互利關系。沒有他人的利益,就沒有自己的利益;損害他人的同時、也在損害著自己。
分析起來,人類之爭的根本在于利益。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只有一條;就是利益關系沒有處理好。所以,人類之間只有利益關系的矛盾沖突,沒有根本對立的敵對關系。無論不同體制的國與國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人與人之間,大家心中都客觀存在一種和平共處的心理期待。在某種特定時期的特定因素下,人類集團之間可能會因利益關系產生或大或小的矛盾沖突。但是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如果大家都能看到人與人之間的根本整體利益關系,都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他人,都不去過分地執著于個人利益的得與失,這個世界上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呢?還有什么理由一定要讓人類之間采取根本對立的戰爭手段去解決問題呢?
3.太極原理中的人際關系: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如果能夠放棄分別意識,看破利益關系,你就可以成為一位真正的達人,就會認識到: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的太極內涵。正確理解和運用了這種理念,你就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成功者。
任何的社會團體都是一個太極體的存在形式。在這個太極中,團體的外在形式和領導核心為陽,團隊的思想理念、運作方式及團隊成員為陰。全體成員與領導之間圓融組合、互惠互利、不離不棄的共同理念,是促進團體太極運動的基本動力。團隊成員們全心傾注于團體的事業就是“陰中有陽”,團體領導心中經常想著團隊成員的利益就是“陽中有陰”。這樣的局面就是陰陽交融、相互包容的圓融狀態。長期保持這樣的和諧圓融局面,這個團體必然展現勃勃生機,團隊的事業一定會興旺發達。如果團體成員與領導之間因某種原因未能實現相互的尊重和幫助,反而因個人利益未得到滿足而相互猜忌與傷害,那么無論受傷害的是哪一方,另一方也必然會失去圓融的美好形象。同時這個團隊的太極場也必會失去相應的發展動力,團隊的事業也一定會遭受重大的損失。
如果一個團體從領導到個人都能正確理解“陰陽魚”的相互關系,并身體力行的去努力實踐,那么團隊成員們無怨無悔的熱愛團體、努力工作,就是對團體領導的最大幫助;團隊領導者長期關注團隊成員的切身利益、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就是對團體成員的最大愛護。在長期的相互關注與幫助中,成員幫助領導成就了事業,領導幫助成員實現了個人成長。適當的時機,團隊的優秀成員必然會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和提拔。
這就是“陰陽魚相互成就”的結果。這種結果充分說明,只有運用符合物質運動規律的太極理念,才能真正建立圓融美好的社會人際關系,才能使一個團體長期保持團結圓融、和諧發展的大好局面。長此以往,一個團體就必然人才濟濟、興旺發達。
4.認識規律、調整自我,適應社會
人際關系是人類生命太極間的能量作用和交流關系。這種由人際交往所產生的人體生命太極能量作用關系,是影響、形成太極變化的根本因素。也是影響人類人際關系、工作效率和事業成就高低的內在因素。這種人類間的能量作用規律是有章可循的,可以稱其為:生物太極場變化、生成規律。只要認識了這個規律,并合理地把握運用這些規律,每個人都可以變得更聰明。
認識生物太極場變化、生成規律,需要從新生太極的基本要素上理解。新生太極基本要素是什么?就是對、我雙方的這對陰陽魚。所以要從陰陽魚的雙方關系入手,遵從成就太極陰陽雙魚的三項原則。三項原則是:A.陰陽對等原則。即匹配雙方的能量程度與利益關系處理是否對等無偏。B.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原則。即真心實意的為對方著想,真誠地站在對方根本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C.“S”線原則。要真心的尊重、維護對方的利益和形象,誠心的幫助他人。
當然,能否正確把握這些原則,也是個人生命能量的體現,是一個人創新工作、成就事業的具體過程。在把握新太極變化生成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下幾點:
一要及時傳遞友善信息,營造良好太極感應場。對我雙方間良好的太極能量感應場的建立,是一切朋友交流及人事合作的初步。若沒有初步的友善感應,那么所進行的事情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二要把握陰陽對等、利益無偏的原則。任何朋友關系的建立或合作事項的達成,都建立在雙方能量關系相應、相互交往有利的基礎上。任何的朋友或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就是一個新生太極的誕生出世,沒有對等無偏的陰陽雙方的根本要素,新太極是不能成立的。
三要遵從“S”線原則,互相成就、互相維護對方形象,在互相尊重中相得宜彰。因為智慧者知道:維護對方就是維護自己,傷害對方就是傷害自己。我們不可能改變他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去適應他人。在適應他人,維護和幫助他人的同時,你正在悄無聲息的成就著自己。因為你已經在他人的心中變得夠高、夠大了。
四要做到心中經常裝著他人利益,用心地、持久地關愛對方、誠心誠意地幫助他人,從利益他人中受益。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才能真正實現太極的陰陽交融、不離不棄局面,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
人之交往,是一種心靈的感應和溝通。真心實意的友善,他人是可以感受到的。只要你能堅持長期的、真誠地幫助他人,你一定就是他人心目中的好人。即使不求回報,他人也必有所報。在這樣的條件下,只要你有相應的能力,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三 .生命價值在善與愛中實現
1.世界雖復雜,人性善永存
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是不良的社會習氣和錯誤的文化思想影響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性情。但是,人畢竟是人。凡人皆有基本的善惡之分。自私與貪婪并非人性固有的東西,只是惡劣的生存環境所形成的人性扭曲而已。只要不失人性,人人均有基本之善。只要善于觀察,你就會發現: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好人多。只要我們善于激發人的善良本性,善于尊重人的善良本性,合理引導人的善良本性,那么提升自我,正確處理社會人際關系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這里需要解決兩個基本問題:
一是與人相處的基本思想方法問題。與人相處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互相看優點、自我看缺點。這是處好一切人際關系的基本思想方法。因為任何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沒有缺點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真的沒缺點時,你就成菩薩、成佛了。再者,人之間因相互吸引而交往,是對方的優點吸引了你、使你產生了好感才與之交往的。交往之中互相發現了缺點是十分正常的,只要不是有意隱瞞的重大原則問題,就應該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對待,首先想想自己的缺點,再想想對方的優點,就會使自己逐漸心平氣和下來。若能始終如一的堅持這種思想方法,就可以使一個家庭保持長久的和諧與安寧,朋友之間也會少生間隙、友誼常在。
二要建立人與人間的基本信任。任何人生都是要面對社會的。而建立對他人的基本信任,正是個人事業開始的初步。下面請大家看一個孔子的故事:孔子一生漂泊四海、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主張,終無結果。最后窮困潦倒的病倒在陳國的一座破廟中。饑寒交迫之際,弟子顏回討回半碗小米,連忙下廚為師煮粥。片刻粥熟,為師盛飯。誰知給老師送飯時,顏回背過身子伸手從碗中抓起一把,送入自己的口中。這一幕被孔子看在眼里,不由心中黯然,他想:我平時最信任的顏回竟也會背著自己偷吃!待顏回送飯至前,孔子說:“老師吃飯前總要先敬天地,然后才吃。飯菜必須干凈才好,你說這飯干凈嗎?”顏回連忙回答:“老師,不行啊!這飯不干凈。我剛才盛好飯后,哪知一坨梁灰落入碗中,我只好把它捏出來吃掉了。”孔子聽完此言,半天無語。最后感慨的說:“看來,有時候連自己親眼看到的事情也不是真實的!”
此事讓圣人、也讓世人看到:世間一切事物的背后,都有著極其復雜的因果關聯。決不可只憑一時感覺就下結論。同時也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地懷疑和否定他人的善良本性,不要輕易地丟掉對他人的基本信任。因為相信人的善良本性,依靠人的善良本性,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信任關系,才是我們做好各項事業的重要基礎。
2.認識規律,把握過程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發展的基本規律和過程。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事物有興就有衰,有生必有滅,都有一個必然的發展過程和歸宿。因此,我們對待任何事物首先應當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如果你所做的事情符合客觀的自然規律,那么只需要認真地對待過程,努力地創造過程即可。最終出現某種結果,那是一種必然的事情。所以在真正智慧者的心中是只有過程、沒有結果的。他們知道自己可以用能力把握的只是事物的過程,而結果卻是一種無需把握的現象。只要每個環節都認真地按照規律去做了,必然的結果就會來臨。人們眼中的智慧者,既沒有成功的狂喜、也沒有失敗的失落,他們從來都是那么的從容不迫、鎮定自若。因為對于過程之后的結果,他們早已了然于胸。
人的一生,無論修佛、修道、為官、做生意、還是做其他什么事情,除解決基本生存之外,終極目標無非追求一種生命價值的實現。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幾乎一生都沒有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他們的生命就沒有什么價值了嗎?肯定有。因為從根本上說,人類生命的價值在于一個生命對社會和他人的有用程度。簡言之:有用就是價值。讓自己的生命對社會和他人有用,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啊。只要你能經常地用自己的有限能力和善良之心去幫助他人,你的生命就是對他人有用。這樣的人雖不是什么達官貴人,但一定是他人心目中的好人。你今天做了一件幫助他人的好事,你的生命價值在他人的心目中就增加了一分。如果你不斷的做好事,你的生命價值就不斷的增加。你幫助的人越多,受到的尊重就越多,就會得到周圍許多人的贊許。用哲學的話說,你生命的價值就越大;佛門的話說,你積的德就越多;在道家的眼里,你的能量氣場就會變得很強。
如果你能經常的生活在一團和氣之中,那不就是真正的幸福人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