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紫蘇子10克、葶藶子(包)10克、車前子(包)10克、光杏仁(打)10克、萊菔子(炒打)10克、五味子10克、補骨脂1O克、生白術10克、生甘草10克;
【功能】:健脾化痰、溫腎納氣、止咳平喘。
【主治】:急慢性支氣管炎。癥見咳嗽咯痰艱辛,痰白或黃濁,胸悶息短,納食欠香,大便粘滯不爽或干結(jié),小便黃熱,脈濡滑,苔薄黃膩。
【臨床應用】:本方為咳喘而設,無論外感咳喘或引動伏飲喘咳,今之急性支氣管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均可加減應用而獲效。其辨證要點為咳喘痰稠,或黃或白而艱咯,胸悶息促,納少大便結(jié),脈濡滑,苔黃或膩。
【臨床加減】:外感風寒,加蜜炙麻黃10克、防風10克、解表宣肺;
感受風熱,咽紅燥痛加銀花10克、黃芩10克、板藍根20克、清熱解毒利咽;咳甚痰多視痰色而定,痰清稀如涎沫加細辛3克、干姜2克、溫化痰飲;痰白粘而易咯加法半夏10克、云茯苓10克、橘紅10克、健脾化痰;痰黃稠艱咯加黃芩10克、百部20克、海浮石10克、清肺消痰;胸悶或胸痛加白芥子10克、枳殼10克、瓜簍皮10克、丹參10克、化痰瘀、寬胸止痛;久咳肺虛,動則汗出、息短,面色蒼黃加黃芪15克、防風10克、黨參10克、益氣固表;肺陰不足,咽干舌紅,大便燥結(jié)加元參15克、麥冬10克、生地10克、滋陰潤燥通腑;腎虛腰酸,咳喘息促,神疲氣力,脈細苔薄加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菟絲子10克、胡桃肉10克、補腎納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