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血壓的舒張壓和收縮壓長期低于正常的臨床表現(xiàn)。
辨證分型
1.氣虛型:癥見頭暈,短氣,自汗,食少,倦怠。
2.血虛型:癥見心悸,失眠,多夢,健忘,煩躁。
臨床施治
1.補氣升壓生姜片
【組成】生姜適量
【主治】低血壓,氣虛型。癥見頭暈,短氣,自汗,食少,倦怠。
【用法】生姜去皮洗凈,生服。
【說明】常吃生姜對治療低血壓有好處,可在菜湯、豆腐湯、肉湯、雞湯中多放些姜末,平時可用 姜茶飲。
2.補氣升壓黨參黃精甘草湯
【組成】黨參、黃精各30g 甘草10g
【主治】低血壓,氣虛型。癥見頭暈,短氣,自汗,倦怠。
【用法】將上藥水煎頓服,每日1劑。
3.補氣養(yǎng)血黃芪官桂湯
【組成】生黃芪、黨參各15g 黃精20g 官桂10g 大棗10枚 生甘草6g
【主治】低血壓,氣血虛弱型。癥見頭暈,短氣,自汗,心悸,失眠,多夢,煩躁。
【用法】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1劑。20天為1個療程。可連服2~3個療程,直至痊愈為止。
4.補氣滋陰人參黃芪熟地枸杞湯
【組成】人參6g(或黨參15g) 黃芪、熟地黃、懷山藥各25g 山茱萸、枸杞子各20g 牡丹皮、澤瀉、麥門冬、茯苓、五味子各10g 生甘草6g
【主治】低血壓,氣陰兩虛型。癥見頭暈,短氣,自汗,盜汗,倦怠。
【加減】若氣虛明顯者,黃芪可重用至40~50g;若血虛者,加全當歸、何首烏、雞血藤各20~30g;若頭暈甚者,加野菊花、天麻、鉤藤各10~15g;若腰膝酸痛者,加杜仲、狗脊、川續(xù)斷各10~15g;若陰虛火旺者,加川黃柏、知母、生地黃各8~12g。
【用法】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3~4次口服,半個月為1個療程。
胡永盛